2025年4月11日清晨,北京朝阳区盒马鲜生的理货员小张推开超市卷帘门时,手电筒的光柱里飘着细密的灰尘。

他愣在原地——昨夜还堆满蔬菜的货架,此刻只剩下几片蔫黄的菜叶黏在塑料筐底。“见鬼了?”他嘟囔着掏出手机,工作群里炸出99+条消息:“西直门店告急!”“望京店矿泉水抢空!”

三公里外的物美超市,退休教师周阿姨正把第十包速冻水饺扔进购物车。“妈,咱家冰箱塞不下了!”女儿拼命按住推车。

“你懂什么?”周阿姨划开朋友圈,指着一条“河北物流中断”的短视频,“上次这么传的时候,白菜涨到二十块一斤!”她的指甲在屏幕上敲出脆响,像在给一场无形的恐慌打拍子。

此刻,北京市商务局的应急指挥中心亮如白昼。大屏显示新发地市场实时数据:蔬菜日供2万吨,较昨日还增80吨。

副局长老林抓起话筒:“所有商超启动三级补货,配送车辆启用应急通道!”他扭头对宣传科长苦笑,“这帮人怎么就不信,咱们的储备够吃半个月?”

心理学教授郑明在出租车里刷到超市空货架的照片时,正赶往电视台做紧急访谈。“典型的群体性焦虑。”他对司机说,“就像2020年抢双黄连,2023年囤盐——人一害怕,就想抓住点什么。”车窗外,几个外卖骑手顶着渐强的风势,电动车后座捆着山高的矿泉水箱。

深夜23:17,美团骑手小王在朝阳北路摔了第三跤。保温箱里装着某公司给员工抢购的30份自热火锅,包装盒已被雨水泡软。“这单配送费加价五倍。”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可要是风真把楼吹塌了,吃火锅顶啥用?”

4月12日日出时分,第一批补货卡车碾着积水驶入城区。周阿姨发现冰箱里融化的饺子粘成一坨,而盒马APP上新鲜蔬菜正在秒杀。

电视里气象专家解释:“本次大风过程平均风力6级,与台风性质不同...”她突然想起昨夜高价买的“防台风胶带”,此刻正滑稽地贴在纹丝不动的玻璃窗上。

(本文基于2025年4月北京大风天气引发的抢购潮创作,核心数据引自北京市商务局通报及新发地市场监测数据,群体心理分析参考社交媒体传播案例,商超应急机制细节取材自物美、永辉等企业响应措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