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开理发店的49岁男子康冬平,每个月16日都会选择休业下乡义剪,至今已坚持11年。

去年8月,他还特意买了一辆房车,开到家门口让老人能躺着洗头,还为他们精心设计发型。康冬平说,周边的乡镇差不多都去过,义剪一天大概能剪五六十个人,也会免费送一些洗发护发用品,“看着老人们,自己也乐在其中”。


▲康冬平的义剪房车 图/受访者提供

4月14日,康冬平告诉潇湘晨报记者,自己从2014年年底开始下乡义剪,至今已坚持11年,“我是张家界人,15年前从深圳回到老婆的家乡沅江,开了属于自己的理发店。11年前休息的时候去乡下老婆的娘家,看到很多老年人头发很长也没有剪,有些是因为带孙子完全没时间理发,还有些因为身体原因不方便,更有的村里甚至没有理发店。”看到这样的境况,康冬平选择带着自己的徒弟们,免费给老人们理发。


▲康冬平在房车内帮老人理发 图/受访者提供

这11年来,康冬平几乎走遍了沅江市周边的乡镇,每个月的16日,康冬平会选择休业一天,将这一天作为自己的义剪日,每次出发前他都会与要去的乡镇相关部门或者与自己熟悉的老人家打好招呼,请他们帮忙组织好需要剪发的老人,“这样效率更高。”

据康冬平介绍,每一次下乡,自己都能剪五六十位老人家的头发。而康冬平免费剪发的标准也很简单,“你是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就行。”


▲康冬平在村里为老人们理发 图/受访者提供

去年8月,康冬平斥资二十多万定制了一台房车用于下乡理发,“五六年前我去我们当地一个小岛义剪,他们岛上没有理发店,有些不方便的老人头发甚至一个月都没洗。我们过去还要坐轮渡,实在是不方便。当时我在想如果有一台能理发的车该多好!”于是在去年,康冬平和厂家定制了一台能在里面理发的房车,这也大大提升了康冬平的义剪效率。“不仅是义剪,我在市区里给顾客上门理发也更方便了。”

康冬平表示,自己很怕在瓜果蔬菜成熟时去乡下理发,“老人们很淳朴,当你帮他们剪完发,你如果不收他的钱的话,他总觉得心里不好意思,就会给你拿成熟的水果蔬菜,每次去完回来的时候我车里都是一后备厢的蔬菜。”回忆起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六年前的夏天,一位老人剪完发后跑到地里面去给我搬西瓜险些摔倒。这可把我吓得不轻,一件好事差点变成坏事。”康冬平无奈道。


▲康冬平在老人家中给其理发 图/受访者提供

“前几年服务的那些老人,九十多岁的基本上都走完了。走了后他们的儿女会发信息给我。”经过多年相处,康冬平和不少老人都成为了朋友,“我的父辈和老人们是一代人,他们真的是很苦,我很愿意一直在乡镇里为他们做一些小事情。”康冬平深情表示,“有时候看到老人们剪完发很开心,说实话自己也是乐在其中。”

潇湘晨报记者朱天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