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梳子姐

江西抚州东信第六医院是一家开业14年,拥有二级甲等资质的民营医院,从4月2日起,他们暂停收治住院及门诊病人,411名员工也将面临分流。

此非永别,而是涅槃前的静默。


该医院《致全体同仁的一封家书》流传到网上,其中不少细节令人感动:

“当财务经理红着眼圈告诉我们账户余额已无法支付下月薪资时,作为院班子成员,我们一起在办公室失声痛哭。”

“寒潮来得猝不及防。医保支付的冰封期比预想中漫长,账面上堆积的应收款化作无形的雪原。这一年多来,我们辗转于各级部门单位的走廊,看着财务报表上的赤字像癌细胞般蔓延,昨夜清点病房时,最后一支肾上腺素在冷光灯下泛着微光,如同我们正在逝世的现金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家医院之所以维持不下去,并不是医术不精,也不是缺少病人,而是资金链断裂,发不出工资,发不出绩效,只能关门歇业。

更令人想不通的是,资金链断在医保上,由于医保没到位导致他们无以为继。


有业内人士说,过度依赖医保是民营医院的一大困境,一旦遭遇严重的医保支付问题或被停医保资格,只能关门歇业。

民营医院如此,公立医院的日子就好过吗?

2024年医疗白皮书显示,超六成公立医院出现运营亏损。

某医院为心梗患者植入支架时,系统突然弹出红色警告,DRG超支,本次治疗亏损12700元,这种场景正在一些城市的试点医院上演,每台手术都可能变成财务黑洞,公立医院也不例外。

有网友说,现在医生不只是医生,还得是会计,算费用,超了不行,少了也不行,还不能被医保罚款,被扣钱,搞的医生心特别累。

心累还在次要,目前医生工资性收入也在缩水,普遍降到2015年水平。

钱少了,活没少,乱七八糟掣肘的事增多,出现职业倦怠是必然的。


有位网友说,自己妻子是名内科医生,每天早上7点准时去医院,晚上最早10点回家,夜班的话要24小时在医院,就这还要注意DRG超支,要不然就会被罚款。

有个副主任医院工资是负2700,估计就是罚款的结果吧。

有网友举过这样的例子,一年前患者住院花了1000,医保报销500,实付500,医院各项成本800,赚200,一年后医保报销的500迟迟不到账,医院实际亏损300。

三年后,医保新规出台,依照新规原1000的住院费用,其中300被认定为过度诊疗,要求退回300,且罚款医院5000。最终医院实际亏损5600元。

这5600,2600由医院承担,科室主任罚款1400,主治医生罚款1000元,门诊等共罚款600。

医生正常看病还会被罚款,这或许也是天下闻所未闻的未有之奇观。

折腾这么多,如果患者受益了也行,关键病人并没有从中受益,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明显改观。

改革的目的是创造红利,让大家能够从中受益,增强满满获得感。

让人看不明白的是,好像谁都没有从中获利,大家全没占到便宜。

现在问题来了,既然如此,这种改法有什么必要呢?

看不懂,真的看不懂。

PS:分享一下写在其他号上的文章,老铁可以点击阅读

- 完-

笔不阿贵,文不奉承

Liurushi2022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