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山西白求恩医院内分泌科在过去五年中,从临床业务到科研创新,从患者服务到智慧医疗应用,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次特别邀请科室教授分享他们的经验与成果,展现内分泌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自2020年山西白求恩医院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以来,山西白求恩医院内分泌科发展迅猛,收获颇丰。

目前,山西白求恩医院内分泌科不仅是山西省临床重点专科、医学重点学科,更是内分泌代谢病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内分泌代谢疾病工程研究中心、成人罕见病质控中心。五年来,医院从疫情防控到疫情救治,再到高质量发展,内分泌科也紧跟医院步伐,实现了学科的快速发展。医护人员在专业发展、学科建设和提高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凝心聚力,取得了诸多成绩。


在临床业务方面,科室的出院病人数和门诊量均位居山西省前列。科室还积极发展亚专业,涵盖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及其多种并发症、甲状腺疾病、骨代谢疾病(包括骨质疏松及其他相关疾病)等。此外,内分泌学科还涉及垂体、肾上腺、下丘脑、性腺等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的诊疗。五年来,科室在罕见病诊治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基于此,本次特别邀请山西白求恩医院内分泌科刘师伟主任、杨华教授、张晨霞护士长,对全院血糖管理、代谢综合征的多学科合作、罕见病诊疗团队建设、人工智能、远程医疗新技术应用等进行经验分享。

全院血糖管理,智慧化赋能患者康复与医疗优化

在国家医工结合与慢病管理的大背景下,山西白求恩医院正在积极推进全院血糖人工智能信息化管理。全院血糖管理对各学科尤其是外科手术科室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医务部、护理部和内分泌科的共同努力下,科室成立了全院血糖管理小组,不断推进全院血糖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和全病程闭环管理。

目前,内分泌科以外的糖尿病患者通过主动会诊和虚拟病房管理,实现了同质化、高效、快速的血糖控制。这一措施显著提升了手术科室患者的围手术期质量控制。刘主任指出,以普外科为例,胆石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影响较大。我们针对普外科胆石症患者开展全院血糖管理,通过智能化手段,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术后感染率以及患者满意度。通过动态血糖监测和连续胰岛素输注治疗,围手术期患者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更短,血糖控制质量显著提高。同时,我们发现整体医疗费用并未增加,反而有所下降。这表明全院血糖信息化和智慧化管理不仅提升了血糖控制质量,还优化了医疗资源利用。

在全院血糖管理中,护理团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山西白求恩医院糖尿病护理专业组成立于2014年4月,至今已有10年历史。该小组每年制定工作计划,开展培训与考核,并推进质量改善项目。护理团队作为全院血糖管理的核心力量,负责执行血糖管理计划,根据医生指导调整方案。在非内分泌科住院患者出现血糖异常时,护理团队迅速响应,协助医生申请内分泌科会诊,启动全院血糖管理模式。

在围手术期管理中,护理团队紧密配合血糖管理团队,为患者制定个体化降糖方案,确保手术前、中、后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从而降低手术风险,促进患者康复。张晨霞护士长讲解到,对于危重症患者,护理团队更是发挥关键作用,尤其是在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方面,我们需要时刻监测患者血糖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安全的诊疗。此外,护理团队还积极参与血糖管理培训和科普工作,通过参加工作坊、线上学习等活动,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非内分泌科的护士也能为本科室糖尿病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和科普指导,提高患者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和支持。

随后张护士长再次补充说:“在质量改善方面,我们内分泌科室近年来开展了多项项目,如路径式健康教育和降低低血糖发生率等,并将这些经验推广至全院,有效改善了全院低血糖发生率,帮助众多糖尿病患者受益。2020年底,全院开始推广胰岛素泵的应用,目前已有40多个科室、70多个病区开展此项技术。这一举措对围手术期患者尤其有帮助,能够显著缩短平均住院日,数据显示可减少2~3天。”

目前,医院已建立虚拟病房,可实时查看全院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情况。内分泌科医生和护士通过虚拟病房对全院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围手术期患者进行管理,并计划开展动态血糖跟踪,减少患者手指采血的痛苦,进一步改善就医体验。

不论是刘主任还是张护士长均表示,未来,我们希望这一系统不断完善,为更多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

糖甲肾持续发力,罕见病诊治不甘示弱,让罕见不再罕见

在内分泌科的诊疗工作中,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是最常见的就诊病因。近期,科室在甲状腺疾病诊治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开展了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和消融手术。通过与肿瘤内科、超声介入科合作,为一些较大的良性结节、进展性良性结节以及早期微小甲状腺癌且不愿手术、无转移的患者提供有效的消融技术。

杨华教授补充,除外上述疾病,在肾上腺疾病诊治方面,科室开展了原醛症的MDT门诊,联合心内科、泌尿外科、介入科和病理科,对原醛症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更深入的全方位诊治。由于原醛症在继发性高血压中占比较高且容易被忽视,科室与心血管科、泌尿外科紧密合作,进一步提升了原醛症的诊疗水平。

除了常见的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等疾病外,内分泌科在内分泌代谢罕见病的诊治方面也做出了诸多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绩。近年来,内分泌科接收了多种内分泌代谢罕见病,如Guillain-Barré综合征、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包括21-羟化酶缺乏症、17-羟化酶缺乏症)、苯丙酮尿症、嗜铬细胞瘤、肢端肥大症、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阿尔伯切综合征、小胖威利综合征等,共涉及36种、近150例罕见病。这些患者中,许多被误诊多年,导致病情延误。因此,我们建议当患者出现不明病因的症状时,应及时联系相关医疗机构进行基因检测和代谢水平检测,以获得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杨华教授表示,近年来,科室多次在省级学术会议上进行罕见病交流,充分发挥专科联盟的学术引领和技术辐射作用。目前,科室承担了全省罕见病质控中心任务,负责省级罕见病专业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未来,科室将致力于落实罕见病医疗质量评价任务,构建和完善适合本省罕见病的医疗质量控制和管理体系,持续提升罕见病的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构建全省罕见病质控网络,充分发挥各级单位的专业优势,推动罕见病诊疗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助力实现罕见病早发现、早诊断、可治疗、可管理、有药用、能负担的总体目标,为专科联盟和质控中心的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杨教授强调,罕见病的诊疗体系建设需要政府、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和制药企业等多方面的协作和努力。通过整合资源、加强合作、推动政策制定和实施等措施,逐步构建完整的罕见病保障体系,为罕见病患者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五年科室奋进,铸就卓越

过去五年,山西白求恩医院内分泌科取得了显著发展。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共建以来,科室门诊量和出院病人数均增长两倍多,分别达到12万和9000人次,成为山西省重点学科和专科,并获得多项省级科研平台支持。刘主任从以下几方面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临床与科研协同发展

科室在临床和科研方面均取得突破。作为山西省代谢性疾病(1型糖尿病)临床研究中心,科室参与了国家科技部1型糖尿病免疫治疗重大项目,致力于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同时,科室还主持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协同糖尿病管理项目以及山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专项,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模式,实现糖尿病的精准管理。

新技术与诊疗能力提升

科室积极开展新技术,如开展精准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的高糖钳夹技术等,为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此外,针对甲状腺结节高发问题,科室建立了多学科诊治团队,形成了从诊断到治疗的闭环流程,显著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与资源下沉

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科室牵头成立了专科联盟,覆盖30多个联盟单位。通过学术交流、疑难病例讨论和新技术培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基层医院,使山西百姓在省内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科普宣传与患者教育

科室通过“文糖医”公众号发布3000多篇原创科普文章,吸引了超过1万粉丝关注。同时,出版了《漫话糖尿病》《糖尿病生活百科》《解密糖尿病并发症》等科普图书,有效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和治疗依从性。

患者满意度提升与创新举措

为提高患者满意度,科室成立了专项专班,联合营养膳食科制定了个体化营养膳食方案,针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提供精准指导。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全院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标率,还促进了外科康复治疗,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以患者为中心,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

山西白求恩医院内分泌科在兄弟医院的支持和山西百姓的信任下,已成为山西省临床重点专科、医学重点学科,内分泌代谢病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临床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以及罕见病质控中心,这些平台均为山西省唯一。刘主任表示,在这些优势平台上,科室未来将专注于医工结合、人工胰腺精准治疗1型糖尿病等新技术,进一步提升糖尿病逆转率,预防糖尿病前期向糖尿病的转化。同时,科室将以山西白求恩医院为牵头单位,联合兄弟医院推进基础研究向临床研究的转化,注重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新技术和新项目,更好地服务三晋百姓。

未来,山西白求恩医院内分泌科将携手全国专家,以患者为中心,持续推动内分泌学科高质量发展,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致力于通过高质量党建引领学科建设,以创新思维和科学管理为支撑,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医疗服务,助力健康山西建设。

专家简介


刘师伟

  •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 山西白求恩医院医务部部长、内分泌科主任

  •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内分泌代谢病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 山西省内分泌代谢疾病基础与转化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 山西省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 山西省成人罕见病质控中心主任

  • 内分泌代谢疾病基础与转化研究山西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负责人

  •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委员

  • 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委员

  • 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医师分会委员

  • 健康中国研究中心糖尿病防治与管理专家委员会常委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委会委员

  • 山西省医师协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山西省医学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 山西省健康协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山西省医学会内分泌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山西省医学会医学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专家简介


杨华

  • 山西省百千万卫生人才培养工程临床高端领军人才

  • “北京大学医学部“国内访问学者

  • 山西省医学会罕见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 山西省医学会内分泌学专业委员会肾上腺学组组长

  • 山西省健康协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 山西省老年医学学会内分泌代谢分会常委

  • 山西省医学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 山西省免疫学会常务理事

  • 山西省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糖尿病足及慢性创面修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山西省医师协会全科分会常委

专家简介


张晨霞

  • 硕士,副主任护师

  • 山西白求恩医院内分泌科护士长

  • 中华护理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

  • 山西省护理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

  • 山西省医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糖尿病教育与管理学组副组长

  • 山西省健康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 山西省科协首届科学传播专家

  • “中国糖尿病教育者”、“山西省糖尿病专科护士”、“健康管理师”、ACI注册“国际高级营养师”,曾发表SCI及国家级论文6篇,主编及参编著作5部,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3项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