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子头这一产区被发掘的时间不算早,而真正步入厂派茶客的视野,大抵要归功于下关。下关于 18 年推出了首批以“岩子头”命名的圆茶,博得良好口碑。在其后的数年中,下关亦有持续推出融入岩子头选料的产品(诸如 20 年的好市当头),且于 21 年推出了第二批岩子头圆茶。


2025岩子头沱茶

第二代时,下关岩子头的定位已经从象征高端的“金鼎”系列屈尊到了定位略逊一筹的“金印”系列。这款茶不久前复测过,4年的转化时间让滋味融合度以及协调感有了一定提升,但在滋味与汤感的协调以及回味上,明显没有达到第一代的水准。


2018第一代岩子头

2025下关推出岩子头第三代,形制改为沱茶,而定位也回到了金鼎。今天我们来试试下关岩子头沱茶,看看这款第三代岩子头表现如何,下面进入评测。

虎 山 行 评 茶

H U S H A N X I N G P I N G C H A

干茶

条索壮硕,显毫一般,有蜜香。



前段

厚度中等,苦涩较显。香气不浓,以苦香、蜜香为主,苦底化开速度不错,。滋味浓俨显出, 水路不粗,整体口感较协调。生津回甘较快,强度一般。茶气显,喉韵中等强度,滋味协调性相对中庸,汤略薄。

此后汤质不升,苦涩降低少许,滋味与汤感平庸,且略显施沓,茶汤薄感略减,生津与回甘维持前段,茶气上升,喉的较显,回甘较甜。



中段

中段汤质延续,厚度向下、苦涩回升,内质仍有一定强度,汤感也没有明显变化,而香气有一定弱化。香气丰富一般。此后厚度仍存,滋味化开变慢,甜意不显。汤质有上扬,生津回甘趋弱,茶气喉韵有延续性表现。水路变好,但涩更显出,化开较慢。



尾水

尾水茶汤仍有表现,厚度中等,内质尚存,涩意较显,滋味平衡一般化,甜感略欠。体感有一定体现,滋味融合度变好,茶汤均衡感略失衡。苦重,回甘甜。生津向上,八泡内质弱化多,九泡味尽结束。



综合评价

总的来说这款下关2025下关岩子头沱茶表现并不突出。但相比较21版的岩子头饼茶新茶期,口感要略好,与转化四年的21版相比,口感协调性以及香气丰富度就要弱上一些。尤其是茶汤的通透感以及留存。

通过颜色曲线对比,我们可以看到,18版岩子头在厚度、内质、以及香气上都有明显的领先。而21版则弱化了许多,25版在体感上尤其是回甘上体现得更明显。

总体来说三代中,25年的内质不弱于前代太多,但汤感却是最薄的,茶韵更短只有回甘有更好的表现,涩感也较21版弱许多,用料也明显不如一代,略逊于二代,转化潜力也不如,但这个价格可以买金鼎也不亏。期待后期表现。

第三版评分规则说明

本次重新调整了项目评价的权重,香气由10分增加到20分,增加滋味的评价,对茶汤的苦涩强度、以及苦甜的协调性单独评价分值为20分。其他的汤感生津、回甘、平衡、留存、续航项目分值维持不变。加分项茶气、喉韵、水路分值不变。总分值达到100分。这样每款茶的差距适当拉大,以免出现过多同分值的现象。

评星:60分以上为三星,70分至80分为四星,80分至90分为五星,90分至100分为六星,五分之内给于加减星的评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