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网络上可查,不涉及泄密,请知悉。

一个旅有6000人,12个旅的集团军,为何却仅有5万人?

这个问题看起来有点反直觉,毕竟12个旅乘以6000人应该有7.2万人。但通常情况下,我军目前的集团军总兵力实际只有5万人左右。

这主要是因为,军改后的集团军虽然名下挂着12个旅的编制,但并不是所有旅都是满编6000人的重装合成旅。

一个集团军通常只包含6个作为主战力量的合成旅,另外6个旅则是涉及炮兵、防空、陆航、特战以及勤务支援等6个支援类旅级单位。



而这类旅级单位根据作战任务性质的不同,实际编制人数通常在2000-4000人不等。比如每个集团军都会包含的陆航旅或空中突击旅,这类部队虽然人数相多对较少,但直升机更多。

另外即便是集团军下属的6个合成旅,也存在重、中、轻3型合成旅的区别。

一般重装合成旅确实有6000人左右的编制,并装备99A坦克、04A步战车等一系列重型装备,是集团军突击作战的绝对主力。

而中型合成旅则主要装备轮式突击炮和装甲车,人数编制也大约在5000左右。至于侧重快速反应的轻型合成旅,其编制人数则可能更少,只达到4000-4500人左右。



而我军目前只有29个重装合成旅,很明显不够13个集团军分的,因此用重装合成旅的编制人数去估算整个集团军人数也是不够准确的。

如果按照合成旅平均4500人编制,支援旅平均3000人编制计算,再加上集团军机关和直属部队,总兵力便控制在5万左右。

集团军的直属机构主要包括进行战略规划、情报分析的指挥机构,执行电子战和侦察任务的直属特种部队,以及负责医疗、运输、维修等后勤保障部队。每一部分都大约有千人左右的编制。



虽然这样看来,这相比于军改之前集团军编制人数可以到达6万多,如今确实减少了不小的人员规模,但这却并不意味着战斗力的减弱。军改后集团军采用军、旅、营三级编制,取消师、团两个指挥层级的同时,就相应减少了许多冗余人员。

例如传统师级单位,还要配备独立的行政和后勤部门,而旅级单位则通过模块化整合,共享集团军级的后勤资源,从而降低总编制人数。



要知道之前一个师部机关就有500-800人,一个团部也有200-300人。改为军旅营三级后,仅此一项每个集团军就可能减少约8000名非战斗人员。

而后勤的集约管理,使得原来分散在师团的修理所、运输连等,都集中到集团军保障部,避免了重复建设带来的编制增加。

同时军改后,旅级单位的合成化程度也相应提高,部分支援旅也因技术兵种占比较高,人员需求相对较少。例如炮兵旅之下的炮兵营编制仅200人左右,而防空旅依赖装备自动化系统,可能所需操作人员更少。



1个陆航旅近百架直升机,飞行员加地勤也只有约2000人左右,却能替代过去1个步兵师的支援打击能力。而500人的电子战单位,干扰能力可能相当于过去1个通讯团。

这实际上是新型作战力量替代人海战术,并增加高科技兵种后产生的效果。这些新质战斗力也使得如今5万人的集团军,实际作战效能远超过去10万人的军力。

看了集团军人员编制减少的问题,屏幕前的你有何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

读者朋友,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 晋绥边区历史文化研究会,军改后解放军13个集团军的编成和历史沿革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MDM1NDA0Ng%3D%3D&mid=2745922138&idx=2&sn=4751432f7e86fb1ee36dac47b56a833a&chksm=bd0e7e4b8a79f75d76be7fe1d5c6252594f0e91739d8287b7de799e9fa16dd1a288507f2c026&scene=27



澎湃新闻,军报:陆军新组建的集团军军旅两级机关编制员额普遍大幅压减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017313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