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世界顶尖高校研修

零距离接触国际学术前沿

可获得官方项目证书及成绩单

表现优秀有机会获得导师推荐信

符合条件的申请学生

还可获得专项经费资助

近日

2025校级暑期研修团项目已公布

合作高校包括:

麻省理工学院

帝国理工学院

剑桥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速来查看项目详情和申请方式


01

麻省理工学院


图片来源:麻省理工学院

项目名称

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交叉学科AI+X项目

课程方向

AI+数据科学、医疗健康、教育科技、金融、区块链、量子计算、音乐与艺术、机器人、智慧交通、生物制药、战略管理、心理学等

项目特色

融合线上课程与科研实践,系统培养学生掌握AI在多学科领域的应用。赴MIT校园参与沉浸式实践,顺利结课后可获得MIT官方课程证书、推荐信及科研成果展示机会,全面提升学术实力与国际视野。

项目详情(申请方式)

02

帝国理工学院


图片来源:帝国理工学院

项目名称

帝国理工学院可持续发展导论及其工程实践暑期定制项目

课程方向

工程类

项目特色

顶尖师资团队,依托行业级研究资源,跨学科实战赋能,提升硬核职业发展技能,顺利结课后可获得官方项目证书及成绩单,表现优秀还有机会获得导师推荐信。

项目详情(申请方式)

03

剑桥大学


图片来源:剑桥大学

项目名称

剑桥大学双导师制科研学术项目

课程方向

人工智能、物理、化学、能源及电气工程、人文社科、金融数学、法学、商学等

项目特色

通过系统课程学习,沉浸式体验剑桥大学学术氛围,培养卓越学术能力和创新思维。个人成绩班级前20%可获强推类型教授专属推荐信(1封,自选导师);个人成绩班级前3名可获双教授推荐信(2封)。特别关注:以上推荐信会由教授署上其个人剑桥大学官方邮箱cam.ac.uk,属于强推及以上类型;可推范围包含国内保研夏令营和海外升学。

项目详情(申请方式)

04

新加坡国立大学



图片来源:新加坡国立大学

项目名称

新加坡国立大学官方暑期专业课程项目

课程方向

微生物组与癌症免疫疗法、人工智能与ChatGPT、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国际经济与金融、数据分析与数学统计

项目特色

课程领域丰富,专业性强,沉浸式学习生活体验,顺利结课后可获得官方结业证书及成绩单,项目陈述报告优秀小组还可获得优秀学员证明。

项目详情(申请方式)

05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图片来源: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项目名称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官方暑期课程项目

课程方向

应用科学技术、建筑与景观设计、商科、教育学、林业、土地与食品体系、医学等

项目特色

课程领域丰富,专业性强,沉浸式学习生活体验,顺利结课后可获得官方结业证书及成绩单。

项目详情(申请方式)

06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图片来源: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项目名称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官方暑期课程项目

课程方向

会计学、商科与管理、经济学、金融、国际关系、法律、科研方法、数据科学、数学、商务英语

项目特色

课程领域丰富,专业性强,完成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官方结业证书及成绩单。

项目详情(申请方式)

为进一步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全球胜任力、

未来竞争力的拔尖创新型人才

华南理工积极开发海外优质教育资源

为学生搭建多元化

多渠道的国际交流学习平台

并设立专项经费

每年组织2000余名学生

赴世界知名高校参访

沉浸式感受国际学术及文化氛围

接下来

我们一起听听

参加过项目的同学怎么说

2025年寒假,我参与了麻省理工学院AI+X研究计划。这次研学之旅,线上线下交融,SPOC与PBL 课程让我深度体验了AI的魅力。


在校园的两周,高强度研讨,见证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教学方式,沉浸于三维图形与深度学习的研究,NeRF与3D Gaussian Splatting技术的探索让我眼界大开,解锁AI+跨学科研究新可能。

这次研学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技能,更让我领略了国际教育的创新与活力。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让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这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难得的成长机遇!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朱雨晗

剑桥大学Pietro 教授的人工智能课堂,围绕强化学习等前沿领域展开。他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复杂算法,让我领略到该领域的无限可能。教授的课件更像是一份优秀的文献综述,针对每个人工智能的细分领域,他都精心挑选了最富有代表性的经典论文片段。这让身为初学者的我们,能以直观且鲜活的方式,深刻领会相关概念的精髓。


课余,我沉醉于剑桥古老而迷人的氛围。漫步在康河河畔,仿佛能感受到当年徐志摩笔下的诗意与浪漫;穿梭于古老的学院建筑间,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我探访了各个学院的图书馆,那里丰富的古老藏书和安静的学习氛围,为课后研究提供了绝佳之地,也让我对这里浓厚的学术氛围心生向往。

小组讨论是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大家围坐在一起,不断提出新颖的观点和思路,对学术问题进行着激烈的探讨。在组长的带领下,我和组内的同学们共同攻克难题,最终完成了颇具挑战性的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提升了学术能力,更收获了珍贵的友谊。

这段访学经历,不仅让我在专业知识上得到了提升,更让我学会以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它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激励我在学术道路上不断前行。

——数学学院 钮博文

陶行知曾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项目是我一场难忘的知行之旅。

在全英文环境中,我深刻体验到了良好沟通的必要性,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互动,培养了合作能力、交流信心,并学得了多元学习技巧。同时,项目让我对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应用有更深刻的理解。通过与团队协作,我见识到了来自不同学科背景同学们的专长,体验到高效团队的协同效应。在项目外,我们游览了新加坡的景点,感受了城市的文化氛围,更加全面地了解了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

这次访学不仅拓展了我的学术视野,也促使了个人成长。短短几日,我不仅收获了知识和友谊,还在新文化中汲取了灵感。希望未来的我能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航行于人生的大洋,超越过往。

——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 王震魁


我参加的是UBC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的机器人项目。在项目课程中,我从零开始,完整地经历了一个机械臂的设计与开发过程,包括运动学方程的推导、器件选型、电路设计、编程以及最终的调试。这一过程让我对机器人领域的学习内容有了初步了解,也锻炼了我的专业能力。通过这个项目,我掌握的知识可以直接应用到国内的电赛和机械结构设计大赛中,为未来的学习和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课程采用全英文授课,这对听力稍弱的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也成为提升语言能力的绝佳机会。尽管一开始有些吃力,但这种沉浸式的语言环境让我逐渐适应,并更加自信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在UBC的这段时间,我不仅在学术上有所收获,还结交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一起学习、生活、旅行,不仅开阔了我的眼界,也让我学会了如何与不同文化的人沟通。这种交流不仅是语言上的,更是思维方式的碰撞与融合。UBC暑期项目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也让我对未来充满期待。

最后,我衷心感谢华南理工大学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同时也要特别感谢国际处和教务处的老师们。无论是前期的签证与行程安排,还是在交流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他们都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和支持,让我们在海外学习时感到安心和自信。这段经历将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回忆,也将成为我未来发展的宝贵财富。

——电力学院 陈太铭

在伦敦的学习生活已经暂告一段落了,我非常感激这段精彩充实的LSE校园学习体验,也相信日后自己定会怀念这座处处充满惊喜的城市。LSE的校训是“to Know the Causes of Things”,即万事万物、究其根本。这和华南理工大学“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的校训是有所契合的。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也仍应葆有纯粹与坚守,不论是在学术研究亦或是点滴生活,都应沉下心、求真理,充满勇气地迎接未知挑战。

——公共管理学院 杜倩芸

咨询方式

五山、大学城校区: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李老师

电话:020-87114545

E-mail: ketty@scut.edu.cn

教务处 蒋老师

(学籍与学分管理、资助政策)

电话:020-87110734

E-mail:fwjiang@scut.edu.cn

广州国际校区:

全球事务办公室 雷老师

电话:020-81181664

E-mail:global@scut.edu.cn

教学事务办公室 莫老师

(学籍与学分管理)
电话:020-81181634

E-mail:jwmoyy@scut.edu.cn

1.项目详情请查看华南理工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官网“海外学习”栏目

http://studyabroad.gl.scut.edu.cn/

2.资助政策:(点击查看)

3.以上项目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均可报名,符合学校资助要求的本科生可申请相应资助。广州国际校区学生资助申请可咨询广州国际校区全球事务办公室。

4.有部分学院将自行组织研修团组资助项目,详情请咨询所在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 学生记者团

信息来源: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微信编辑:鲍恩

初审:鲍恩

二审:卢庆雷

终审:邹浩

华工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邮箱:hgxcb@scut.edu.cn


“分享”“点赞”“在看”,记得一键三连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