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殷,这位拥有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的学者,不仅曾在国际关系公共管理系担任教授,还作为比利时欧洲大学研究中心的访问学者,在国际关系领域称得上是实打实的权威人物。




然而,真正让储殷教授声名远扬的,并非其学术造诣,而是在自媒体领域的显著影响力。他凭借在《奇葩说》舞台上的表现为大众熟知,所运营账号更是坐拥近百万粉丝。
此前,储殷教授的一番言论引发轩然大波。他直言当下存在一种现象:文盲极其自信,那些不读书之人竟喜欢高高在上地指导读书优秀者做事。
“这个时代的文盲超级自信”
储殷教授在其视频中如此表述:“这个时代的文盲盲目自信得很,明明自己一知半解,却非要去教导专家教授如何行事。
不少人将此现象归咎于学者缺乏所谓的气度,这纯粹是无稽之谈。什么时候大多数学者都有那种被神化的气度了?别被影视剧情节误导了。那些整天义正言辞要求学者要有气度的人,恐怕都没见过几个真正的学者。学者同样是普通人,也要为生计奔波,不过是社会分工的一种。一个大学教授月薪也就一万多块,你还能指望他有怎样超凡的气度?
许多电视剧里,给专家教授设定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标配:几百平米的豪华别墅,年轻貌美的妻子,漂亮的女儿。现实中哪有这般生活优渥的教授,完全是胡编乱造。就像我认识不少教授,复旦大学的教授去菜市场买菜,不也一样会为了几分几毛钱计较、讨价还价嘛。说到底,读书不过是社会的一种分工,没什么特别了不起的。”
“教授这个职业绝非光鲜亮丽”
储殷教授还谈到,许多大学老师选择这份职业,往往是在社会竞争中未能寻得更好机会,只求一份安稳工作度日,所以别用过高标准去苛求他们。
就拿评职称这件事来说,所谓大学教授的风度在此时荡然无存。为了一个职称,大家争得不可开交,互相告状。哪还有什么风度可言?
不少人批评储殷,说他讲话没有学者风度。但他觉得自己只是说话直白。在学校评职称时,他并未像有些人那样低声下气、争得面红耳赤,而是踏踏实实地做好教学与研究工作。
他呼吁大家别把读书当成遥不可及之事,而应看作是自我提升的自主选择。书读得多了,见识自然广博,面对实际问题时才能有所思、有所想。
但专家学者绝非那些没文化之人想象中那般,总是文质彬彬、从不与人争执。那不过是没接触过读书人的编剧臆想出来的形象,结果误导大众以为教授都是如此模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