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新路街道善居综合网格,南至中山北路,北至柳营路,西到共和新路,东到西宝兴路。区域内涵盖1个市场、5个居民区、沿街商户300多家,既有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静安区残疾人联合会等市、区级单位,又有蒂芙特国际茶文化广场、108创意广场等共和新地标……辖区路面“五纵五横”,沿街商户业态丰富,是共和新路“烟火气”最浓的地区。

然而,

随着各类群体的诉求日趋多元,

“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

问题随之叠加,

丰富的业态与模糊的管理边界之间

如何协调?

为破解这一治理难题,街道善居综合网格以党建引领“多格合一”重塑条块治理模式,进一步深化联勤联动,坚持合力而为,形成“支部吹哨、网格协调、各方报到”的协作机制,高效处置各类“三跨”问题。

党建引领“三联动”

网格治理更高效


在善居网格联席会议统筹安排下,善居街区党支部对网格内沿街商户进行“包干”走访联系,并联同网格成员单位城管执法、市场监管等工作人员一同走街串巷,通过日常走访切实收集商户需求。同时,为了能够及时反映和解决问题,还建立了线上微信群聊及时响应,拓宽商户反映问题渠道。在工作中探索出“三联动”治理机制,形成高效处置闭环。

线上线下双轨并行。通过网格化走访建立日常联系,同步运营线上微信群拓宽民意收集渠道,确保问题“即时感知、快速上报”。

平急结合快速响应。网格临时党支部牵头“1+7+N”网格工作力量,召集会议商讨方案,对突发问题实行“现场勘查—部门联勤—闭环处置”三步骤攻坚。

长效治理防患未然。依托网格工作站,针对高频民生痛点统筹资源,推动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的治理升级。

联勤破题显速度

闭环治理护民生

日前,通过商户微信群接收到西藏北路1369号下水管道堵塞排污至路面,影响正常经营与行人通行的求助后,善居街区党支部书记范荟立即启动多部门联勤机制,协同社区管理办、城运中心、绿化局、路政等多个部门2小时内完成现场会商,6小时疏通200米淤塞管道,3日内完成下水管道改造升级,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针对群众反映的隐患问题,如西宝兴路非机动车道设计不合理,导致夜间骑行摔倒事故频发,网格工作站快速响应,事发10分钟内到达现场设置临时障碍设施控制风险,联合社区管理办24小时内完成反光标识制作安装,3天内增设隔离立柱形成物理防护。至此该路段未再次发生夜间骑行摔倒事故,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



对于群众热议的非机动车乱停乱放问题,网格工作站快速响应:在申地社区医院、止园路联寓公寓等区域,现场劝导违停人员并指导其所属单位、居委会加强宣传;在走访中发现中山北路共享单车严重占用盲道,组织志愿者调整车辆位置,并及时上报,联系涉事企业强化规范停放要求,有效减少了整个街区内非机动车的乱停乱放现象。

此外,在网格会议上对此类现象进行复盘后,联合居民区、城管等强化日常巡查,跨前一步主动预防,前置化处置共享单车、电瓶车等违规停放行为,营造整洁安全的街区路面。

做实网格微服务

共建宜居“家”温度

在善居综合网格的“一网统管”模式下,以“网格+”模式串联起居民生活的“小确幸”。一直以来,善居综合网格联合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推出“网格+服务”系列活动,将便民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




免费法律咨询、优惠理发、公益问诊、志愿按摩等服务每月轮番登场,“周周有服务”暖人心,让辖区居民就近享受社区的贴心关怀;以新年、元宵等传统节日为契机,在街道党建办、党群办统筹指导下开展“家门口的新年味”“同心庆元宵 共话新生活”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写“福”字、包饺子、猜灯谜等互动环节,以“党建红”托起“民生暖”,搭建流动党员、新就业群体与社区的情感联结,让异乡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今年2月,联寓社区长者食堂正式启用,凭借丰富多样的菜品和实惠亲民的价格,迅速成为辖区居民日常就餐的热门之选。该食堂还为60岁以上老人和快递外卖小哥等群体提供就餐折扣,极大程度上解决了居民的吃饭难问题,切实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

善居综合网格以党建引领下沉力量整合为轴心,以“三联动”机制为齿轮,转动出基层治理的加速度,切实为商户和居民办实事、解难事。

未来,善居综合网格将深入推进“多格合一”,以更智慧的治理、更温暖的守护,让“烟火气”与“治理力”同频共振,通过筑牢共同治理凝聚力、激活共同行动战斗力、释放共享共建发展力,合力绘就基层善治新图景。

记者:罗欣悦

图片:罗欣悦

编辑:梁慧

信息来源:共和新路街道采编基地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