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据法新社报道,近日,美国太空军宣布解除皮图菲克太空基地指挥官迈耶斯上校职务,理由是她“未能保持无党派立场”。而事情的起因,仅仅是她对副总统万斯在格陵兰岛公开“训斥”丹麦政府的言论表达了不满。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官僚冲突,这是赤裸裸的美式霸权政治在全球战略要地的再一次演绎。



格陵兰岛,这块地理上属于北极、政治上属于丹麦、而军事上早已深陷美国影响的冰雪大陆,近年来再度成为大国角力的热土。特朗普早在2020年首次任期内就曾公开提出“购买格陵兰岛”的计划,被丹麦外交部冷嘲热讽地回绝。时隔数年,他再度掌权,继续推进对这片战略高地的实质性控制。而皮图菲克太空基地,正是美国在北极部署导弹预警系统、星链通信枢纽与全球反导体系的核心节点。

副总统万斯在3月28日访问该基地时,毫不掩饰地在记者会上怒批丹麦“没有为格陵兰岛人民做好工作”,并指责其在北极安全问题上“投入不足”。此番发言不仅令丹麦政府难堪,更公然踩踏了盟友主权的红线。而指挥官迈耶斯作为在地执行者,仅在内部群发邮件中写下“副总统言论不代表本基地立场”,便遭到闪电般的免职处理。这不仅是一种政治清算,更是一场制度化的噤声。



美国太空军高层给出的理由是“违反了无党派准则”。但所有人都清楚,这是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因为真正的问题是:她说了“实话”,而华盛顿只需要“服从”。如今的美军体系,早已不是一个专业化、技术化的国家防御机制,而越来越像是服务于政治强人意志的工具。凡不符合战略口径者,统统清除;凡有独立判断者,迅速边缘。这种做法与民主无关,与军事职业伦理更无关,而与威权逻辑如出一辙。

过去,美国一直以来自诩为“盟友的保护者”“民主价值的守护者”,可在格陵兰问题上,却毫不掩饰地展现了强占姿态。而且,从日本冲绳到德国拉姆施泰因,从波兰到罗马尼亚,美国在全球遍布的军事基地网络,从来不是“合作成果”,而是压力胁迫下的“战略附庸”。当地民众的反感、驻军的冲突记录、主权的被迫让渡,都被华盛顿轻描淡写地掩盖在“防御”“反恐”“自由”的辞令之下。而当有一名美国军官试图对这种“帝国逻辑”说“不”时,她的下场就是被扫地出门。



眼下,格陵兰事件引发的不仅是一个军事基地的指挥权更替,更是对美国“全球军事干预合法性”的深刻拷问。在气候变暖、极地融冰、俄中联动加强的多重背景下,北极正成为继中东、南海之后的战略新高地。美国急于插旗、抢滩、建网,不惜重压盟友,不惜强压本国军人发声,显示出其深层的不安与焦虑。

苏珊娜·迈耶斯的下场,为所有驻外美军高层敲响了警钟。当一个超级大国连自己军官的异议都无法容纳,谁还能指望它对世界讲什么“自由”?格陵兰冰封的地表下,埋藏的不是和平秩序,而是一座座冷战余火的战略火药库。而这一次,点燃引线的,不再是敌人,而是自称“盟主”的美国自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