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据环球时报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首相斯塔默等 27 国领导人和政府首脑齐聚巴黎,召开支持乌克兰的 “志愿者联盟” 峰会。与此同时,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于 3 月 31 日至 4 月 2 日对俄罗斯进行了正式访问。
“志愿者联盟”峰会(资料图)
“志愿者联盟” 峰会围绕对乌军事援助以及停火后向乌克兰派驻军队等问题展开讨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参与其中。这一联盟自今年 2 月形成以来,此次已是第三次召开峰会,且规模和规格达到最高。不过,美国却没有派代表参加,白宫高官甚至嘲讽英法力推的战后向乌克兰派兵计划 “只是做做样子”。
从会议结果来看,各国在派兵乌克兰的问题上并未达成一致。意大利外交部长塔亚尼明确表示,除非是联合国部队的一部分,否则意大利不派遣部队执行任务;克罗地亚总统米拉诺维奇也宣称,克罗地亚不会参加任何形式的派兵乌克兰行动,他觉得在各方都同意的和平协议达成之前,派兵行动不会发生。即便如此,马克龙和斯塔默仍表示英法将继续推进这一计划。马克龙解释说,未来俄乌停火后,乌克兰军队是乌安全的 “第一保障”,乌伙伴为提供安全保障派出的部队,不会部署在对峙前线,而是作为预备威慑力量,部署在乌境内战略要地,为乌提供军事训练、后勤补给等支持。
扎哈罗娃(资料图)
可俄罗斯方面对此强烈反对,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指出,这是借维和之名行军事干预之实,极有可能致使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爆发直接军事冲突。此前英国官员曾提及,这样一支部队可能需要 1 万至 3 万名士兵,对兵力本就有限、财政吃紧的欧洲各国而言,无疑是沉重的负担。从实际情况看,欧洲国家在派兵问题上分歧明显,一些国家因自身政治传统、宪法规定以及政治考虑等因素,不愿参与。英国推动 “志愿者联盟” 出兵乌克兰,更多是出于自身政治考量。
再将目光转向中方专机直飞俄罗斯这一外交行动。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当下,此次访问延续了中俄高层频繁互动的传统,凸显了两国在复杂国际局势下,深化战略协作的决心。在俄乌冲突持续的背景下,中方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主张尊重各国主权,推动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中方与俄罗斯保持密切沟通,有助于为推动和平解决俄乌冲突发挥建设性作用。
与此同时,俄乌冲突在战场上也有新动态。根据俄罗斯通报的消息,目前俄军已经收复了其库尔斯克地区被乌克兰控制的最后几个重要村庄之一。自去年 8 月份,乌军突然对库尔斯克地区发起突袭后,该地区的战斗就十分激烈,直到今年俄军才在该地区发起较大攻势,将该地区的乌军逼退至俄乌边境,现如今乌军仅控制俄罗斯边境沿线的一小片土地。随着战场局势的变化,俄军的士气一路高涨。俄罗斯总统普京打破沉默,开始明确向库尔斯克地区的乌军喊话,呼吁他们尽早缴械投降,不要做无谓的牺牲,如果乌军依旧顽强抵抗,一旦被俄军抓获,俄军将视其为恐怖分子,并对其进行刑事起诉。面对在库尔斯克地区的失利,乌军现在开始将目标转向了毗邻库尔斯克地区的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地区,并在该地区展开军事行动。
涅边贾(资料图)
在外交战场上,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近日在安理会上着重强调了两点:第一,俄罗斯愿意就乌克兰问题严肃对话;第二,俄罗斯绝对不会容忍美西方利用谈判进程加强基辅政权的军事能力。此前泽连斯基本人还就停火问题划出了 “红线”,一是在任何情况下乌克兰都不会承认俄罗斯占领的领土主权;二是乌克兰绝对不会削减军队规模。而俄罗斯方面,普京不久前提出设立联合国临时管理机构来管理乌克兰,主要是为了断了欧洲国家妄图派兵进驻乌克兰的念想,同时也是基于对现任泽连斯基政府的不信任。
此次 27 国在巴黎召开支持乌克兰的峰会与中方专机直飞俄罗斯这两件事,反映出当前国际局势的复杂性和多极化趋势。一方面,欧洲部分国家试图在俄乌问题上展现自身影响力,推动对乌军事援助和派兵计划,但内部矛盾重重,分歧难以调和;另一方面,中俄保持紧密沟通,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稳定作用,为推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贡献力量。未来,国际局势将如何发展,俄乌冲突能否迎来和平曙光,各方将如何在复杂局势中权衡利益、展开博弈,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