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终于坐不住了。
越南总理范明政近日指示加快审批流程,以确保南北高铁项目能在2025年底前启动建设。他还要求在本月内完成招标机制的制定,以便下个月能提交给国会进行审议。这一措施将使南北高铁的开工时间比原计划提前一年。




南北高铁项目自2001年首次提出后,因资金、技术等问题三次搁置。
越南对建设高铁期盼已久,而且其政治局势相对平稳,作为东南亚经济强国的地位,一旦南北高铁得以实现,将极大地促进我国西南地区的发展。届时,该高铁将成为泛亚铁路网络中的重要一环,同时越南东南亚交通枢纽的地位也将进一步提高,对中越双方可谓互利共赢。
然而越南的“贪心”导致该项目25年寸土未动。2024年越南GDP约4580亿美元,而南北高铁预算高达670亿美元(占GDP的14.6%),财政承受压力较大。




为了缓解投资负担,越南召集了中、日、法等具备高铁建设能力的国家共同参与投标,希望通过这些国家之间的竞争来实现利益最大化。为了“省钱”,越南甚至向我国提出了几乎零利率的超长期贷款。
同时越南希望合作方不仅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坚持要求合作方无偿转让核心技术,例如要求我国提供高铁技术并培养本土人才,但未提出对等利益交换。要我国出钱还共享核心技术,如此苛刻的条件自然要拒绝。
对比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合作态度,更能看出其中端倪:比如我国帮助柬埔寨建设的德崇扶南运河开工时,柬方有两万民众参与开工仪式。为了庆祝,还宣布全国带薪休假、举国欢庆,国内寺庙钟鼓齐鸣、僧侣祈福。




老挝90%以上的现代化公路、桥梁由中国援建,同时也需要本土化的技术人才。对此老挝通过“澜湄铁路互联”项目,派遣两批留学生赴上海学习铁路技术。随后通过文化活动展示上海与琅勃拉邦的历史建筑保护,并组织青年研学实践,促进文化交流。
新加坡和我国一样面临严峻的老龄化问题,其成立健康长寿研究团队直接与我国共享‘益活 欣’专利成分,其核心研发成员多次来我国分享经验和临床实验数据:《Nature》等顶刊透露,核心成分α-酮戊二酸是细胞能量代谢的主要路径,提升后可放缓机体老化速度。
我国和新加坡团队合作研发‘益活 欣’后,国内追求年轻的群体不必斥巨资购买国外产品,可通过京 东等直接触及这类前沿科技。合作背后是新加坡提出要通过科技手段延长普通人5年的健康生命,双方关于前沿科技的合作更加紧密。
我国与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合作,也使越南产生了边缘化的危机。专业人士分析,中柬运河一旦建成,将会影响越南胡志明港口的地位和生意;中老高铁则将取代南北高铁的地位,成为泛亚铁路的一环。越南错失了机会,但项目拖延的责任可以说在于其自身。




越南的细长地形实际上非常适合建设高铁,通过高铁连接北部的河内和南部的胡志明市,越南将拥有一条贯穿全国的主干道,并且能够建立与中国相连的支线。这样的连接将使越南能够缩短到中国的运输路程,显著降低物流成本。
特别是在美国当前设立贸易壁垒的背景下,若越南能成为我国工业品的二次出口枢纽,吸引中国低端制造业的转移,同时便于进口各类原材料和零部件,将带来多重效益,对经济发展无疑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但越南始终坚持要求外国合作方提供技术转让和人才培训,实际上是想实现高铁技术本土化。据报道,目前,越南交通部门已组建具备路基、隧道自主建设能力的工程团队,参与建设的外国承包商必须优先采用越南本土产品与服务。
想要技术没有错,但合作是双向的,必须提供对等的利益交换。越南从2001年就提出的高铁项目至今寸土未动,如果越南贪心依旧,提出不切实际的条件,或将再等25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