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二手业主开始变得逐步强硬起来了,不愿意轻易降价了,3月的楼市结构性回暖给到了部分业主的信心了,已经有不少业主出现了上述的表现,从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来看,上海二手业主不再接受大幅度砍价了,可以说都在静待接下来的大幅度松绑政策了,而杭州的二手房业主之前也在酝酿涨价的操作,所以有的博主就把今年的情况和23年的情况进行了类比,说在疫情放开后的23年小阳春,当时的积压需求得到了释放,导致了小阳春的成交量是比较高的,所以很多人就喊出了要用一周时间涨回去的口号,但是今年和去年已经不一样了,现在要做的是止跌企稳。

有的博主直接说上海房价暴跌了,上海房价腰斩之类的视频,直接就被官方下架了,很明显,这就是博流量而已,因为说上海房价持续暴跌能换来很多人的关注,多数人是买不起上海的房子,暴跌还是暴涨其实跟多数人是没多大的关系,所以就看个热闹而已,因为上海的房价暴跌后,其他周边的城市也早就会跌入深渊了,而现在的阶段不是说业主是不是愿意降价,而是要先把量给做起来的阶段,因为有量变才能有价格变,每个小区最内卷和便宜的房源要先尽力的出清掉,才有可能止住这个跌幅,这时候其实不用特别在意价格波动多少的情况,如果能持续以价换量,那说明市场还是在流通的,最糟糕的情况是即使以价换量都换不来量才是最可怕的,那才说明整个楼市真的玩完了。

但现在明显不是现在这个情况,所以很多博主鼓吹让别人现在这种低价时刻去卖掉核心城市的核心房源,明显就是和止跌企稳在唱反调了,站位都不正确,可能连发声的机会都没有了,因为从上海3月情况来看,二手房的成交量达到2.93万套,环比大涨75.4%,同比约44.8%,可以看出来想买上海房子的人还是非常多的,这一成绩可以看出政策还没落地,已经不少人重新在杀入上海二手房市场了,而现在上海还在酝酿继续出台松绑政策,其实扛过了最难的三四年,接下来其实就是继续触底的关键时期了,因为从市场活跃指数来看,上海已经连续三个月活跃指数超3,7,而在21年5月的时候活跃指数也才38,可以看出已经在向楼市火爆期重新看齐了。

当然,价格还在阴跌这个也是事实,只有徐汇出现了结构性上涨,因为这种时期,只要你稍微愿意降价一些,比同小区的价位略微有优势一些,你的房子就会比较容易出手的,这是房价触底期的一种明显征兆,就是已经有人开始看多了,甚至开始重新在底部囤仓了,而多数人还是认为要一直跌下去,甚至跌到白菜价,大家想一想,可能吗,如果一直跌到白菜价,还轮得到普通人去买吗,就像即使经历过楼市暴跌潮的发达国家,现在这些国家的核心城市也没有哪个能用白菜价去买到房子和资产的,所以,现在其实已经进入政策尾声和触底的前夜了,就看政策出台的节奏和买卖双方心态重新扭转的时刻了。

当然,有的人说为什么现在挂牌量还是居高不下,原因很简单,多数人是看不到楼市的走势数据的,只会以近一两个月的情况去判断要卖房还是持有,而现在大家对房子的惯性还是下跌,所以早卖肯定就早省了,这是很多普通二手业主的心态,但是卖了房子后,拿到钱很多人其实也不知道去干啥的,去买车消费?去旅游度假?或者去买奢侈品?这些选项都比买房更加不划算,即使卖房后拿到现金,很多人反而是失去主心骨和恒心的,因为自古就是有恒产者才有恒心,大家都想去更好的城市更好的地段获取更好的资源,当然,躺平人士除外,别说拿房子了,就算拿个顶级美女和跑车在面前,他们可能也是无动于衷的,因为社会最怕的就是大家都无欲无求了,那其实都不用发展了,直接回归到原始社会是最好的,大家都搭一个棚子就能住了。

所以现在还是一个资产重新盘点期,手上不好的房子,能租尽租,先确保资金流不要断裂,活下来不止是对房企说的,其实也是对每一个业主说的,因为对于地段好、品质高的房子,其实是不愁卖的,稍微往下价格走一些就能吸引不少人来看房甚至买入,而对于地段差、品质也不好的房子,现在这种时期确实比较艰难,如果连出租都租不出去的话,只能趁着楼市成交量攀升的时期,抓紧卖掉了,这类房子慢慢只会有价无市,除了自住选项,基本没啥更好的结局了。

而从统计局的数据来看,3月的CPI和PPI也已经出炉了,CPI的下跌了0.4%,同比下跌0.1%,现在来看居民的消费水平整体还是在待恢复的,而这里面扣除掉食品和能源价格的话CPI还是上涨,很明显,现在大家对穿衣、生活用品及服务方面还是有需求增加的动力,因为现在各种补贴都已经渗透到大家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说明国家对大家消费的迫切力度还是非常大的,现在扩大内需依然是非常重要的拉动经济的载体,面对外部的风云变幻,我们唯一能自己左右的还是内部需求的提升,只是说现在从居民端和企业端还是需要信心的注入。

从就业端、收入端都要给到大家实实在在的信号,而楼市止跌企稳的则可以让经济面有更好的恢复,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所以,现在对经济有信心,就是对楼市有信心,止跌企稳的目标相信一定能实现,这里不是说房价要暴涨,而是要稳住现在的价格,伴随适度的通货膨胀合理的增长,这才是楼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