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遍地都是遮羞布,谁撕开,谁曝光,谁就会被报复;
伪装的平静,虚假的繁荣,怎么不能掩耳盗铃呢?
1、多家设计院开始排查员工自媒体账号
人内心的成见才是我们永远移除不了的大山,永远横亘在你我之间,阻碍交流,最终理解也变成误解;
就像我们用来记录工作、发泄情绪的文字或视频被误读为一种控诉,究竟是做贼心虚还是急于掩饰?
华中某设计院统计职工的网络账号
看到网友分享,他们所在的设计院开始统计职工在微博、抖音、头条等平台的账号了;
粉丝量在一万以上的都会被纳入统计范畴,个人理解这样做有两个目的:降低企业舆论风险,堵死员工倾诉与自我发展的出路。
像开卷有益一样,个人认为只要不是编造虚假信息,无论是记录工作生活的细节还是发泄内心苦闷的情绪,表达总比压抑要好;
但长期以来,我们像习惯影视剧的happy ending一样习惯了花团锦簇,批评总是不讨喜的;
所以,他们总想抹杀不和谐的声音,就像那些被裁掉的同行,他们的努力和贡献也在一夕之间化为泡影。
随着封口行动大行其道,越来越多的同行也都表示,他们所在的院也开始统计了,不但统计账号,还会统计发布的文章数量,审核内容;
而除了排查,工友们、同行们的举报也再一次把自媒体博主赶狗入穷巷了;
不止设计院、地产,施工单位也开始排查员工自媒体账号了,而且力度更大,对于查出来的账户主体,要么注销,要么离职;
最近看到关注了很久的工程博主发文称:土木某局严查员工自媒体,他要注销账号了;
说实话看到这一系列操作时,我内心五味杂陈,因为前不久我的账号也遭遇重创,几乎一蹶不振了;
这一个多月以来,我无数次萌生过注销账号,停更的想法,可是我不甘心;
我不觉得我有多高尚,也从来就没想做谁的光,只是单纯想记录自己在建筑行业的所见所闻所感,可是连这点奢望都遭到围追堵截。
我真的挺失望的,要做起来一个账号非常难,概率小到比中彩票还低,但毁掉一个账号,摧毁一个博主坚持更新的心力却很简单:只需要不停地投诉他......
2、某设计院统计“三失一偏”人员
这一刻,弱者有罪论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近期,看到某设计院发了这样的通知:要求排查工作群里的特殊群体,像工作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等三失一偏人员;
同时,对于那些天天喊着工资低、辱骂设计院老板的人作为重点排查对象;
看到这样的通知,除了无奈的苦笑,我不知道还能说什么,做什么;
一直以来,其实每个人都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解决的办法也不难,可是掌握话语权和分配权的人却都不约而同地选择站在了打工人的对立面;
所以,再震耳欲聋的呐喊都叫不醒一群装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