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太雷牺牲的时候年仅29岁。历史没有如果,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张太雷如果没有牺牲,他的人生将会更加精彩,我党的历史上也会增添一抹不一样的色彩。

李大钊对张太雷的评价是“学贯中西,才华出众!”这绝不是恭维,更不是夸张。张太雷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预科和北洋大学本科,祖上曾是常州有名的世家,非常阔气。

到了张太雷父亲的时候,家道中落。1915年,张太雷考入北大学习,受李大钊和俄国十月革命影响,研究马列主义并走上共产主义革命道路。

1920年,张太雷参加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并受李大钊委托,到天津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张太雷是第一个在共产国际参加工作的中国共产主义者。他陪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到中国筹建中国共产党。



他先后在北京和上海同李大钊、张国焘、李达、李汉俊等人会谈,决定在上海召开我党的一大。他是我党最早参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活动家。

早在五四运动期间,张太雷就与周总理结下了战斗友谊,是瞿秋白的入党介绍人,是我党少数见过列宁的党员,参与过中共领袖、共产国际代表、苏俄使者同孙中山等国民党要人的多次重要会谈,是党内外、国内外公认的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被誉为“真正的国际主义者”。

笼罩在张太雷身上的光环太多了,1927年,张太雷就是临时中央政治局五人常委之一。不要以为张太雷是一介书生,只会舞文弄墨,他更是一员战将,拿枪杀敌毫不含糊。

1927年,张太雷成为我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这一年,对于我党来说,更是无比沉痛的一年,强大的敌人毫不留情地举起了屠刀,李大钊、赵世炎、陈延年等一大批优秀的领导人被杀害。



蒋介石叛变革命,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更是让全国陷入白色恐怖之中。我党吸取惨痛的教训,走上了武装反抗反动派的道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相继打响,时任我党中央南方局兼任广东省委书记的张太雷肩负着广州起义的重担。

广州,是张太雷熟悉的地方,1925年,他曾在这里组织和领导省港大罢工。当他1927年11月26日再次从上海来到广州,这里早已物是人非,粤军的张发奎正和桂军为争夺广州打得不可开交。

张太雷决定利用军阀混战的契机,精心筹备并发动广州起义。经过半个多月日夜不断地精心准备,张太雷决定12月11日凌晨3点半发动起义,起义部队以广州城东北角发出的3声巨响为起义信号,同时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发起攻击,各起义部队扛鲜红的铁锤镰刀大旗。



起义按照计划如期顺利进行,仅仅2个小时,起义部队就夺取了广州。张太雷是这次起义的总指挥,起义成功后,他出任广州苏维埃政府代理主席兼人民海陆军委员,叶挺出任工农红军总司令,秘书长是恽代英。

中午12点,起义者在广州丰宁路西关园内举行了庆祝大会,张太雷一身戎装,佩戴着毛瑟枪和步枪,口袋中装着手榴弹,站在主席台上讲话,当他宣布“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了”,会场内掌声雷动,一片欢腾。

会议2个小时后结束,敌人的反扑就来了,张太雷刚回到指挥部,就接到了大北门发生战斗的情况。张太雷二话没说,与共产国际代表,德国人罗乃曼一起坐汽车赶往前线指挥战斗,在大北门直街(今天的解放北路),遭遇粤军埋伏的枪手射击,密集的机枪子弹将汽车打成了筛子。



张太雷顿时不省人事,临终前,他用俄语说了一句遗言:“哎,可恶的魔鬼!”他用生命践行了了他年少时立下的“愿化作震碎旧世界惊雷” 的誓言,张太雷也是我党历史上第一个牺牲在战斗第一线的中央委员和政治局成员。

巍巍丰碑,烈士永垂不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