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也就是9月9日。
他一生中很多重大的事件,都发生在这一天。
1927年9月9日,遭遇了唯一一次被捕,后机智逃脱;1935年9月9日,长征到了最艰难时刻,那天的张国焘却密谋分庭抗礼;1945年9月9日,他会见了亲密战友郭沫若。
1976年9月9日,他永远离开了深爱的人民,我们也会永远在心里怀念他的丰功伟绩,以及为人民做出的一切。
同样,他的一生也经历了很多挫折和危险,他还经历了人生中唯一的一次被捕。
就让我们一起走入历史,看看1927年的这一天,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也去洞察,为什么这一天,会成为他记忆中难以抹去的回忆。
不幸被捕
1927年9月,他再次前往故乡湖南,这一次,肩负着组织和领导秋收起义的重任。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其成败直接决定着中国的未来走向。而他的心中也有着意思感动,认为能够将这样的重任交给他,是组织上对他的信任。
因此,他非常看重这次任务,也决心一定要成功。
参加秋收起义的,有来自各方面的人们,有原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有湖南平江、浏阳的农民军,还有湖北崇阳、通城的部分农民军和安源的工人武装等。
9月9日当天,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
两天后,起义军分别从江西修水、安源、铜鼓等地出发,在湖南境内会合,准备攻打长沙。
19日,在文家市召开会议,会上综合各方面的意见,也结合客观形势,一致形成了对中国革命具有深远影响的决定:放弃长沙,撤离湘东,沿罗霄山脉向南转移。
10月27日,起义军到达井冈山,开始创建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在这个过程中,他虽然很年轻,却难得地展现了一位革命者的胸襟和远见,也因此成为了佼佼者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9月9日这一天,伴随着秋收起义的枪声,他遭遇了他人生唯一一次遇险,他被敌人抓住了!
当时形势非常紧张,为了在途中避免可能预料的风险,他们一行三人乔装打扮,穿上白褂子和白裤子,化妆为商人,同时,也分别改了名字,叫张先生,身份是安源煤矿的采购员。
同时,为了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敌人,他们还做了精心准备,随身带有矿上出具的证明。
本以为一切都安然无恙,没想到,危险还是不期然地降临了。
在到达浏阳和铜鼓交界的张家坊时,被一群正在巡逻的士兵们围住盘问。
几经检查,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破绽,但是,敌人还是不肯放过他们,毕竟,在当前紧张的局势下,任何事情都不能有一丁点的风险,于是,就想着要把他们带回局里审讯。
该怎么办?
他心里很紧张,他焦急地想着办法。
他担心的,从来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革命的胜利,如果他被捕了,革命该怎么继续?
他下定决心,一定要逃!
机智脱险
在路上,找准机会,他小声对潘心源说:“你们加快脚步,走在前头,我垫后,设法脱身,否则会延误大事,记得在铜鼓会合。”
潘心源一下明白了,点头称好。
这个小动作被敌人发现了,他们立刻大声斥责:嘀咕什么呢?快走!
他们三个人分成两个方面,潘心源装出一副非常听话的样子,快走了几步,走在了前头。他则趁着这个机会快速调转方向,向后走。
这下,敌人可是急了:干什么去?
他一笑:有点内急,去个厕所。
等到慢吞吞地尿完尿,潘心源已经走出去好远了。
落在后面的他,紧锁着眉头,苦苦寻找着脱身的机会。一不留神,被脚下的石头绊倒了,脚踝处一阵阵疼痛,走路的速度自然也慢了下来。
没想到,这阵疼痛却让他的眼前一亮,想出了一个办法。
敌人很不耐烦地催促他快走,他没好气地说:脚疼,走不动!
在左边,有一条长满茅草的羊肠小道,小道的尽头是一片茂盛的丛林。
他有了主意。
他装作和团丁聊家常,套近乎,问他家里有几口人,生活怎样。
他回到说:我家里一共5口人,日子很艰难。
听到这话,他明白,机会到了。
他从兜里掏出几块银元,递给他们,装出一副无奈的样子说:这些钱我是用不上了,要不你们拿去补贴家用吧。
那些团丁们一看到钱,眼睛都亮了,赶忙去抢,趁着他们抢钱的时候,他快步向左一拐,进入了羊肠小道,紧跑了几步,又觉得这样目标太大,于是灵机一动,躺在了一片杂草中,还抓起一把泥巴涂在脸上,如果不留意,真的没法发现。
他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听着那些团丁们一路叫嚣着从身边匆匆跑过去,很久他才小心地站起来,迅速朝尽头跑去。
话说另外一边,敌人的叫嚣声很快引起了潘心源的注意,他明白,这就是彼此事先约好的逃跑信号,他于是趁乱也喊了起来:光天化日之下,胡乱抓人,我要去告你们!
现场一片混乱。
队长一看,担心不好控制形势,使劲吹了口哨,乱成一团的人们才安静了下来。
大家分为两部分,分别向不同的方向追去。
潘心源一看,他们追赶的方向正是他逃跑的方向,于是,就喊了一声:弟兄们快跑啊!要不来不及了!
他一边喊,一边跑。
混乱中,很多被抓来的民众们一哄而散,直到这时,敌人才明白自己上了当,只是,为时已晚,虽然他们拼尽全力,最终也没能追上他们三个人,无奈之下,只能往回走。
他们垂头丧气,不知道回去之后如何交差。
就这样等待了很久,等到一切的声音都平静了下来,他才小心翼翼地站起身,趁着夜色的掩护,快步向前走。
这时的他,异常狼狈,衣服破了,鞋子也丢了,满身泥泞,但他都顾不上了,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跑出去!一定要离开这里!
又累又饿的他艰难地走着,眼看着已经进入了江西的地盘了,正在困惑时,看到了远处走来了几个打柴的农民,就走上前去,主动和他们打招呼:“前面在打仗”,对方一听,赶忙问“打的什么仗?”
边走边聊,通过交谈,他确定对方不是坏人,就把自己的身份告诉给了对方,说自己是最普通的农民,心怀天下,想着要将所有的坏人打跑,人民才能过上好日子。
朴实的老大哥一听,立刻说:这里离铜鼓城还很远,你看,前面冒着烟的就是我们村子,你要是不嫌弃,就跟着我到村里休息一下。
这下,可正中下怀,他很开心地跟着农民兄弟到了家,在这里,他吃上了热饭,也得到了一双草鞋。
第二天早上,好心的农民兄弟还特意把他送到了浏阳和铜鼓的边界,和他道别。他追问对方的名字,今后好找机会报答他,但他笑了笑,走了。
他的心里一阵感动,这就是普通的中国百姓,是值得他们拼尽全力去保护的人!
只是,这位农民兄弟怎么都不会想到,他曾经帮助过的人,竟然就是伟大的人民领导者!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进入铜鼓县城后,他竟然第二次被抓!
不过,这次,他的内心非常平静,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到了安全的地方,不会再有危险。
等到见到平江工农义勇队大队长后,才知道这是一场误会,他毫不在意地打趣说:我这是第二次当在押犯,所以迟到了。
事情后续
回想这段惊心动魄的经历,不得不被他的冷静与智慧所折服。
在命悬一线的危急时刻,他清晰冷静,不惧怕危险,也不害怕困难,相反,他凭借着巧妙的语言策略,迷惑住对手,为自己争取到了宝贵的生机。
他的这种品质,既是过去无数次战斗的经验积累,更是为他日后的成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设想,如果当初,没有那么冷静,或者没能机智脱险,那么,中国的历史或许就会被彻底改写。
这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在关键时候,不要害怕,一定要沉下心来,寻求对策。
如今,我们已经过上了幸福和平的生活,我们要好好珍惜当下的每一天,好好生活,同时,不要忘记那些为了解放而付出所有的人们。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唯一一次被捕:被押去处死的路上机智逃脱》,人民网,2014年8月6日
2、《毛泽东唯一一次被捕揭秘:险些被处死》,凤凰网,2011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