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好友引荐,宋希濂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却“反水”到蒋介石部下,为老蒋立下许多军功,却被国统军讽刺为“鹰犬将军”,奉蒋介石之命,亲自枪杀自己曾经的老师翟秋白,他与陈赓将军早年是灵魂共鸣的好友,最后却站在了战场上成为对立面,他们之间经历了什么?他前半生所做的事情完全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被俘之后,我党一再争取改造他,他为什么值得我党这样做呢,带着一串串问号我们走下去看看吧。
宋希濂
“鹰犬将军”最开始是一个贬义词,它是用来是台湾方面用来讽刺宋希濂投奔共产党之后的所作所为,宋希濂针对台湾方面的这一做法并未做出反应,后来他亲笔写了自己的一部自传,并以“鹰犬将军”冠上书名“。在其位而谋其事”,无论在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阵营,宋希濂都做到了这一点。宋希濂字荫国,湖南省湘乡人。他是黄埔军校第一批优秀毕业生,于1924年在校期间加入国民党,在国民大革命期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虽然在某些立场上不同,但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宋希濂在这一时代契机中,又受到黄埔军校里共产思想的影响,经同乡好友陈赓的一再劝说,他最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孙中山先生去世后,国民党四分五裂,权力纷争愈发激烈,忙着夺权的国民党内部无暇顾及与共产党的联盟,国共关系破裂的导火索来了。1926年3月18日,广州国民政府海军局代局长,中共党员李之龙接到命令派中山舰到黄埔军校,当李之龙将中山舰将至武汉时,蒋介石听到消息说共产党准备劫持他,便随即逮捕了李之龙,国共两党由此决裂,因陈独秀接受蒋介石的妥协政策,主动撤回黄埔军校的共产党员,
宋希濂
然而,宋希濂并没有在这批名单里面,他退出了共产党加入老蒋所在的国民党,这让老蒋十分欣喜,“识时务者为俊杰“,老蒋认为宋希濂在关键时候站对了队伍,而且整体实力也不差,于是在中山舰事情之后,宋希濂被蒋介石派遣到日本留学,宋希濂本身是十分爱国的,在他留日期间,正值抗日战争,他备受欺辱,因为没有强有力的国家作为后援,所以他多次参加反日游行,镀了一层金回国之后的他,在一二八事变爆发后,他率领部队救援上海,在薀藻浜地带给了日军一记重拳,也算是暂时缓解他在日留学的欺辱之痛,后来他又升任87师少将副师长。西安事变之后,老蒋又安排宋希濂奔赴陕西,担任西安警备司令,又在1938年接任71军军长,参加兰封会战,在大别山重创日军,消灭了日寇两万余人,这一举措摧毁了日本方面穿越大别山进攻武汉的战略计划,他在正面战场上的突出事迹,激励我国人民抗击日军的决心
宋希濂和陈赓是多年的好友,即使二人立场不同,战线对立,但是他们也能相互扶持,帮对方一把。他们都是湖南湘乡人,陈赓比宋希濂大了五岁,但二人却是同一时期进入黄埔军校的,因为陈赓眼光长远,谈吐不凡,所以宋希濂以他为榜样,是他尊重的师兄,而陈赓也觉得宋希濂这个小弟,是可塑之才,加上是同乡的友情,所以在黄埔军校时期,陈赓就悄悄地把宋希濂引进中国共产党,后又因为上文提出的中山舰事件后,宋希濂脱离共产党而转战国民党阵营,成为了老蒋围剿中央红军的得力下属,1935年,他的部下俘虏了翟秋白同志,至于他是怎样狠下心枪杀了自己的老师,我们在下文会详细提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国共两党达成统一战线,共同抗日,周恩来同志因为任务来到了西安,当时,宋希濂当时兼任西安警备司令,他急切地想见到自己昔日的老师,可是在西安事变中,蒋介石又处于被动地位,所以宋希濂不敢向蒋介石报告,正在他举棋不定时,陈庚来了,一进门就说,“我到西安不几天,昨天周恩来副主席谈起你在西安,要我登门问候您“,陈庚的这套说辞,完全说到了宋希濂的心坎里,他想拜访周总理,却苦没有借口,后经陈赓联系,周总理会见宋希濂,并幽默地说二人同是师长,不过是一土一洋,宋希濂自谦地说到,”比别人我也不轻易甘拜下风,但陈庚兄是我同乡兼学长,我不敢这样狂妄“,宋希濂这样说,完全是真心话,陈庚始终是宋希濂一生所敬佩的人,而陈赓一直用言行来影响宋希濂,他虽然没有向宋希濂直接灌输价值观,但却潜移默化的影响他,在宋希濂迷茫沮丧时,点拨他,在解放战争中,宋希濂率领国民党对抗中央红军,在大渡河惨败,争强好胜的他,意图持枪结束自己的生命,副将眼疾手快地拦住了他,”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后被关押在重庆,宋希濂不服管教,也不接受改造,做好了一辈子呆在监狱的准备,因为他深知自己罪孽深重,共产党以及全国人民是不会放过他的。当时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的陈赓,特地赶往重庆宴请黄埔军校的同学们,尤其是要给他的师弟宋希濂,指明方向,他点拨宋希濂,”如果在牢里好好改造,让党看到你改过自新的决心,你是有可能重出监狱,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是优待俘虏的“,宋希濂听完这番话,很是震惊,他从来没想过自己还能出去,但是陈赓兄是不会骗人的,所以他选择相信陈庚,在监狱里积极改造,认真学习共产党思想,虽然前半生他站错了队,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最后他真的成为了对祖国、对人民有建设的贡献者
宋希濂
1934年十月上旬,我方红军主力撤退江西,开始艰苦的2两万五千里长征,但是,翟秋白同志身体过于虚弱,不能跟随红军一起北上,所以他乔装打扮,化名为林祺祥,但在福建上杭,不幸被国民党保安14团钟绍葵部抓捕,最终他被押到宋希濂任师长的36师部,当宋希濂知道自己在黄埔军校的恩师被俘后,十分着急,急忙赶回师部,第二天便马不停蹄地去看望翟秋白,宋希濂当然是想劝降翟秋白,这样免受一些皮肉之苦,可翟秋白同志一点机会都没有给他,”宋师长,我知道你是黄埔军校第一批的毕业生,我给你讲过课,但是一个人爱自己的历史,比飞鸟爱自己的翅膀更重要,我不能撕裂自己的历史,看在师生份上,请你帮我办一件事,给我一些笔墨纸张和一本唐诗,我要读书写东西“,宋希濂知道自己老师的脾气,所以也就照办了,他命令下属禁止给翟先生使用一切刑具,而且他的吃穿用度是按着师级军官来的,也没有完全限制翟秋白的自由,宋希濂允许他的老师每天在房间门口散步,撤除警卫。
翟秋白
正当鲁迅,宋庆龄等爱国人士在上海积极想方设法营救翟秋白时,蒋介石因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而将怒气撒在翟秋白同志的身上,老蒋秘密致电宋希濂,让他立即就地处决翟秋白,宋希濂隐约知道翟先生的下场,但是没想到来得那么快,当天晚上宋希濂和他的参谋长向贤矩、政训处长蒋先启、特务连长余冰研究这件事情,暂且商定于6月18日上午十时,在长汀中山公园执行枪决,那晚他辗转难测,并特意吩咐部下在中山公园里准备小菜和好酒,供翟先生享用,到八点钟时,政训处长将蒋介石的电报给翟秋白看,翟秋白的反应十分冷静,视死如归,随后换上了新洗过的白裤子,黑色对襟唐装上衣,和黑布鞋,黑夜,他泡了杯茶,点了支烟,在窗前潇洒地写下了绝笔,“眼底云烟过尽时,正我逍遥处”,然后他神态自如地走出了大门,宋希濂站在二楼办公室里,看到翟先生一步步向刑场走去的背影,他潸然泪下,给翟先生一个郑重的军礼,他仿佛又看见了黄埔军校的日子,要翟秋白先生在讲台上意气昂然,处刑之前,翟秋白提了两点要求,第一是要坐着受刑,而不是跪着,第二,子弹不能打到头部,最后还向在场100多国民党军官做了十多分钟的演讲,临了高呼“打倒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万岁”的豪言壮语
后来,宋希濂一直在内疚之中,他说,“当时我虽然掌握着生死大权,但却不轻易杀死一个人,翟先生之死,虽然是奉蒋介石之命,我迫于无奈,但是我知道自己罪孽深重”,翟先生的死是宋希濂一生最大的伤痛,但他也给全了最后的体面
宋希濂的前半生,站错了队,他站在了全国人民的对立面,被俘后原本对人生不抱任何希望,我党给了他第二次生命让他重振旗鼓,改过自新,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却被昔日的战友讽刺为鹰犬将军,但他并不在意,难得可贵的是,他能够接受自己的恶,并努力弥补后果,在新中国建设里,他也毫不保留的贡献了自己那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