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陈景圣
当全台正面临美方征收对等关税的经济风暴,台当局却再次展现其“政治至上、民生靠边”的本质。4月11日,民进党党团竟在台民意机构会议中,提案将韩国瑜等62名蓝白民代移送所谓“纪律委员会”,指控其3月25日主持会议违法。这一动作既是对民主制度的讽刺,也是对民众期待的公然蔑视,更彻底暴露了民进党当局企图以“政治斗争”掩盖其施政无能的意图。
事情的起因源于3月25日台民意机构会议,将“反废死”“反戒严”两项攸关社会重大议题的“公投”案迳付二读。然而民进党因认为会议时间已超时,否认该次会议合法性,并发起持续杯葛。更荒唐的是,绿营一边高喊“会议无效”,一边又将确认议事录的过程武装成“政治战场”,不仅在主席台前摆上打着红叉的巨幅议事录道具,还高喊“政治杀手”“违法会议”,甚至叫嚣“大罢免,大成功”,将民意殿堂变成了喧嚣的斗争秀场。
这种为了反对而反对,为了打击政敌而操弄议事规则的行径,不仅罔顾程序正义,更是对民意的极度轻蔑。面对美国对台湾产品加征关税引发的产业冲击、企业焦虑与社会动荡,台当局本应全力以赴稳定内需、协调产业、对外交涉,但民进党显然更关心的是政治对抗与舆论操控,而非百姓的生计问题。
韩国瑜作为台民意机构负责人,依议事规则第22条,在会议当日进行质询延长会议时间本属依法行政,其所主持的会议过程均有台公报与录像记录为据,程序正当,理应受到尊重。即便民进党对此有所争议,也应依照法定程序予以辩论,而非大张旗鼓上纲上线,以政治斗争手段逼迫对手“就范”。
但绿营的真实意图并非止于“议事程序”那么简单。他们深知,美方对台湾加征10%对等关税,引发产业界广泛担忧,尤其在这90天“暂缓期”之内,舆论随时可能爆发对民进党无能应对的强烈批判。因此,他们急需制造“敌人”、转移焦点,将政治斗争“热场”重启,以避免选民将关税冲击与绿营施政能力联系在一起。
这种策略虽早已不是新鲜事,却一再奏效。尤其在民进党掌控庞大舆论机器与网军资源的情况下,“大罢免、大成功”的政治口号得以快速扩散,既可动员基本盘情绪,又能压制理性讨论空间。这种操作或许对选举有利,但却是对整个台湾社会理性、民主氛围的极大毒化。
然而,更加讽刺的是,民进党在表决中因席次劣势接连失利,仍拒不接受民主机制所呈现的结果。在议事录表决通过后,民进党不仅在台下拍桌怒吼,还继续攻击议长韩国瑜为“政治杀手”。这种泼妇骂街式的抗议,不是民意代表应有的风度,更显露出绿营在“失去议场主导权”后难以掩饰的焦虑与暴躁。
岛内媒体一针见血地指出,“稍有缓解,就露出大罢免马脚”,民进党上从台行政机构,下至“侧翼网军”,已将当前的所有政治操作重新聚焦于内部清算。而他们不断高喊的“政治正义”与“程序公义”,到头来不过是用来围剿政敌的借口,真正的民生与人民,早已被弃之脑后。
从“黑箱服贸”到“反核作秀”,从“1450带风向”到“反对公投”,民进党始终不相信民意可以与自己对话,他们只相信操弄、动员与斗争。而如今,面对蓝白在台民意机构人数占优的现实,他们更是不择手段试图翻盘,将本应由民意决定的程序拖入党争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