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4月11日 央视《新闻直播间》:北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 展开实战化多课目战备拉动演练
2
4月11日 央视《国防军事早报》:铸牢政治忠诚 打好攻坚之战 乌拉盖模范雷达站:忠诚坚守编织祖国空天安全屏障
3
4月10日 央视《军事报道》:铸牢政治忠诚 打好攻坚之战 乌拉盖模范雷达站:忠诚坚守编织祖国空天安全屏障
4
4月4日 央广《国防时空》:北部战区空军“乌拉盖模范雷达站”官兵扎根北疆、艰苦奋斗 用火热的青春为祖国空防安全立起坚实屏障
5
3月31日 《解放军报》:“胡泰松,你在哪里”
6
3月31日 中国军网:英雄路上有来人,追寻官兵沿着一位烈士的足迹继续前进的故事
7
4月8日 央视频客户端:“乌拉盖模范雷达站”:扎根边疆 守护祖国空天安全
8
4月3日 央视新闻客户端:无声的战场 坚守的雷达兵
9
4月8日 中国军网八一视频:“乌拉盖模范雷达站”:站在草原织“天网”
10
4月7日 中国军号客户端:他们在草原织牢空天安全网
11
4月7日 中国军号视频号:他们在草原织牢空天安全网
12
4月3日 人民空军微信公众号:走进“乌拉盖模范雷达站”,感悟“模范”传承
央视报道
新闻直播间丨北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 展开实战化多课目战备拉动演练
央视报道
国防军事早报丨铸牢政治忠诚 打好攻坚之战 乌拉盖模范雷达站:忠诚坚守编织祖国空天安全屏障
央视报道
军事报道丨铸牢政治忠诚 打好攻坚之战 乌拉盖模范雷达站:忠诚坚守编织祖国空天安全屏障
央广军事
国防时空丨北部战区空军“乌拉盖模范雷达站”官兵扎根北疆、艰苦奋斗 用火热的青春为祖国空防安全立起坚实屏障
解放军报
“胡泰松,你在哪里”
■张凯丽 解放军报记者 刘伟祺
写在前面
总有一种感动,让人泪流满面;总有一种思念,让人刻骨铭心。
再过几天,就是清明节。此时此刻,我们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一张张英雄的面孔。
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不仅在于他们的壮举,更在于壮举背后的抉择。为了祖国和人民,他们可以付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读懂他们,就读懂了奉献和牺牲;纪念他们,是为了更好地牢记过去、把握现在、走向未来。
在追思与缅怀的日子里,请跟随记者来到北部战区空军某旅乌拉盖雷达站,追寻官兵沿着一位烈士的足迹继续前进的故事。
房君豪绘
每一名走进北部战区空军某旅乌拉盖雷达站的来访者,都会被文化墙上的一句话深深吸引——“胡泰松,你在哪里?”
胡泰松是谁?这样一句追问有何深意?
面对记者的疑问,该旅干部张天奇讲述了一段往事。
胡泰松是雷达站一班班长,业务突出、乐于助人。1993年2月21日,胡泰松在休假归队途中,突遇暴风雪。为帮助同车地方群众脱险,他拼尽最后一丝体力,倒在了茫茫雪野之中。
得知情况后,当地政府立即组织力量寻找胡泰松,获救地方群众也自发加入到搜救队伍中。人们一边走一边焦急地呼喊:“胡泰松,你在哪里?”
经过数天搜寻,胡泰松的遗体终于被找到。为铭记烈士的先进事迹,当地政府在胡泰松牺牲的地方立起一座石碑。
时光易逝,浩气永存。每逢重要时间节点,乌拉盖雷达站都会组织官兵来到石碑前开展纪念活动和思想教育,引导大家在深切缅怀中对标学习老班长,奋勇走好强军路。
“黄毛风、白毛风,从夏刮到冬,三月雪刚化,九月又结冰……”这是当地人眼中的乌拉盖。在如此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该站三级军士长王艳晶已坚守了20年,早就习以为常。
“有事就找王艳晶,他准行!”作为全站军龄最长的兵,王艳晶几乎参与了雷达站现代化建设的全程,对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再熟悉不过。在他心里,雷达站就是他的家。
上个周末,王艳晶起得很早,扛着锄头来到一片白杨林,那里有他带头开垦的菜地。雷达站位置偏远,官兵依靠自主抓建不断提升全面建设水平。如今虽然交通便利了,生活条件大为改善,但王艳晶仍带头发扬着艰苦奋斗的作风。
“自己吃过的苦,不想让后来的年轻同志再吃。”王艳晶说着,眼圈有些泛红。其实,还有一层意思他没有明说,那就是每次走进这块菜地,他就会想起与战友一起建设雷达站的奋斗岁月。这是这位老兵缅怀老班长的方式,脸上不动声色,内心却波涛汹涌。
排长刘屿轩来自四川,初到雷达站,望着周边的荒凉,一路上的好奇与期待顿时化为失望。然而,学习胡泰松的事迹后,刘屿轩被深深感动,尤其那一句“胡泰松,你在哪里?”像一把重槌敲击在他的心上,让他不禁发出这样的叩问:“刘屿轩,你在哪里?”
“我在乌拉盖,我也要像胡班长那样扎根在这里。”刘屿轩很快找到了答案。
一个人的成熟,有时就在一瞬间。迅速转变心态的刘屿轩再次参加晚点名,当听到值班员呼点“胡泰松”,全站官兵齐声答“到”时,他感觉自己那一刻就是胡泰松。
一旦有了这种自我认定,接下来的一切都顺理成章——训练场上,刘屿轩带领大家集智攻关;雷达方舱里,刘屿轩与战友一起深夜执勤……如今的他,正朝着成为一名优秀带兵人的目标不断努力。
今年,该站列装了一批新设备。为加快生成战斗力,上级专门安排技术骨干前来蹲点指导。在干部骨干带领下,全站官兵紧锣密鼓调试,大胆探索训法,破解了多个难点问题。在那段时间里,张天奇明显感到,大家身上都憋着一股劲,不啃下这块“硬骨头”誓不罢休。
清明将至,张天奇带领官兵再次来到胡泰松牺牲的地方。这一次,队伍里又多了几张年轻的面孔,他们神情庄重地凝视着石碑,石碑好像也在默默打量着他们。
英雄路上有来人。“胡泰松,你在哪里?”
风声阵阵——“你,就在这里!”
本文刊于3月31日解放军报08版
中国军网以“英雄路上有来人,追寻官兵沿着一位烈士的足迹继续前进的故事”为题转发此文
央视频客户端
“乌拉盖模范雷达站”:扎根边疆 守护祖国空天安全
央视新闻客户端
无声的战场 坚守的雷达兵
乌拉盖,在蒙古语中意为天边的草原,“黄毛风,白毛风,从夏刮到冬”是这里环境最真实的写照。北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乌拉盖模范雷达站”就驻守在这北疆边陲的草原深处,建站50多年来,一茬茬雷达站官兵在艰苦环境深深扎根,铸就了“不用扬鞭自奋蹄、咬住目标不放松、铆在边防作奉献、环境闭塞观念新”的“四种精神”,他们在边防军营不惧风雪,坚韧顽强,用燃烧的青春为祖国空防安全立起坚实屏障。
中国军网八一视频
“乌拉盖模范雷达站”:站在草原织“天网”
中国军号客户端
他们在草原织牢空天安全网!
中国军号视频号
他们在草原织牢空天安全网!
人民空军
走进“乌拉盖模范雷达站”,感悟“模范”传承
清明节前夕,空军“乌拉盖模范雷达站”官兵来到胡泰松烈士牺牲纪念地祭扫献花。1993年,雷达站老兵胡泰松因救助驻地群众壮烈牺牲,被空军授予“遵纪爱民模范战士”荣誉称号。
在英雄精神引领下,官兵们聚焦主责主业,精武强能锻造过硬本领,2002年,雷达站被空军授予“乌拉盖模范雷达站”荣誉称号。
今天,让我们走进 “乌拉盖模范雷达站”,共同感悟这份“模范”传承。
【微信号:skdjwz】
主 办:北部战区空军政治工作部
刊 期:第2094期
责任编辑:李俊林
投稿邮箱:skwxgzh@163.com
立即关注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支持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