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孝祖敬亲,
寻根问祖,慎终追远!
本网讯(记者王清机报道)4月4日,《洋河王氏族谱》颁谱仪式,在山东省临朐县柳山镇洋河村隆重举行。来自临朐、昌乐、安丘等地四十多个村的200余名王氏族人,兴高采烈,欢聚一堂,参加颁谱大典,族人见面,分外亲切,有啦不够的话,有叙不完的情。
洋河王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家族,其宗谱是家族传承的重要纽带。宗谱不仅记录了家族的世系繁衍,还承载着家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颁谱仪式的举办,旨在弘扬家族文化,加强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与认同感,同时激励年轻一代继承和发扬家族的优良传统。
仪式现场,隆重热烈,载歌载舞,鼓乐喧天,大家齐声歌唱《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歌舞表演结束后举行了简单的开幕式,柳山镇党委主要领导致贺词,并向北京等外地前来参加典礼的贵宾致以亲切的问候,欢迎大家多关心支持家乡的发展,常回家看看。
柳山镇党委书记致辞
编纂委员会主任王海义发言
长股代表王玉珍发言
二股王道录发言
主编王世胜代表二三四股发言
《洋河王氏族谱》光绪5年谱珍藏者王俊法发言
热心家族公益捐款代表王立新发言
王力代表族人宣读拜谱祭祖文
贵宾代表临朐县政协文史委原主任安兆东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祝贺《洋河王氏族谱》面世颁谱。伴随着腾空的礼炮,激情的锣鼓,请谱、颁谱仪式正式开始。由颁谱嘉宾和族人代表,对在修谱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族人和各村前来请谱的代表一一颁谱,并合影留念,至此颁谱仪式圆满礼成!
仪式上,族长或长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回顾了家族的历史和成就,并对年轻一代提出了殷切期望。随后,进行了宗谱颁发仪式,家族成员们依次上台领取属于自己的宗谱,这一刻充满了庄严和神圣感。
此类仪式不仅是对家族历史的回顾和总结,也是对当地社会文化的一种贡献。它展示了家族在社会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和文化自信。此外,颁谱仪式还为社会各界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促进了不同家族、不同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洋河王氏族谱》颁谱大典,庄重热烈,井然有序,组织协调,有条不紊,体现了王氏族人的团结和睦的风范。祝贺王氏家族,千秋万代,兴旺发达,根基永固。
洋河王氏家族理事会在筹备过程中付出了巨大努力,从策划、组织到实施,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完美。仪式现场布置庄重而温馨,彰显了家族的尊严和荣耀。
洋河王氏家族将继续秉承优良传统,弘扬家族文化,加强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与合作。通过教育、培养等方式,激励年轻一代成为有理想、有担当、有作为的人才,为家族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据悉,《洋河王氏族谱》肇修于乾隆十七年, 光绪五年续修,距今145年。此次是第三次续修,新谱分三卷,七册,1923页,宣纸刊印。
此次族谱续修,历时22个月,经过广泛搜集资料,认真考史实,精心编排设计,终于在今天得以圆满竣工。这部族谱,体例完备,内容详实,图文并茂,是全体族人智慧的结晶,是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战果。
王姓的始祖往往出生于王族世家,以“王”为姓饱含着王姓先人对其所属王族权力和血统的铭记与崇拜。
临朐县档案馆存档
据记者了解,洋河王氏源自妫姓,奉虞舜为祖先的妫姓王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周武王克商,封妫满于陈。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春秋时期,陈厉公之子陈完为避祸从陈国逃到齐国,改姓田,后来田氏子孙在齐国一步步发展壮大,最终田氏正式取代姜齐,成为新的诸侯齐国,史称田氏代齐。秦汉之际,历经战乱,田齐胜国,也随之失去了王位,王族一支改田姓为王姓。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为郡望,一直以原齐国故地为活动领地,大约有2300年的历史。
《洋河王氏族谱》乾隆十七年序言记载:洋河王氏始祖讳达,原居河涧府,洪武元年(1368年)移居洋河庄,生士弘、士和二子,以后数世失传。六世祖生四子孝、吉、林、邦,洋河王氏始分四股,长股孝祖后裔分居辛寨双山河村、王家圈村;二股吉祖后裔居洋河西头;三股林祖生一子起,起生四子例、佐、伸、保,三股自此又分四支,长支例祖后裔居昌乐县鄌郚镇南洋河村,次支佐祖后裔居洋河东头,三支伸祖后裔居昌乐县鄌郚镇北洋河村,四支保祖后裔居洋河中央;四股邦祖后裔居洋河南庄。已繁衍后裔20000余人。
洋河王氏家族将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回馈社会,传递正能量。同时,也将加强与其他家族、社会团体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社会的繁荣与发展。
洋河王氏颁谱仪式在临朐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家族历史的回顾和总结,更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待。相信在全体家族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洋河王氏家族将会更加繁荣昌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