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甲师一笔一画创作的甲油雕花作品被3D打印技术轻松“复刻”,变成了美甲模具,个体美甲师著作权该如何守护?近日,南京江宁开发区法院就审理了一起此类案件,部分支持了被侵权的美甲师。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任国勇

小玲经常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自己创作的甲油雕花作品,广受粉丝好评。一天,她发现有家网店销售的部分模具与自己作品相似,还使用了她发布的美甲成品图作为宣传图片。小玲认为,该行为严重侵害了自己的著作权,于是将网店店主杨老板诉至法院,要求停止侵权并赔偿10万元。

杨老板认为,小玲作品都是常见的花草图案作为基础设计,缺乏独创性,不应受到著作权法保护。且其销售的仅是灰模模具,并无色彩和图案,这种模具商品是他自己在建模软件上创作的,形态上与小玲的甲油雕花作品有一定区别,且自己网店的销量和获利也低。

法院对小玲的作品与杨老板的模具以及花草图片、建模图片比对。确认小玲主张的甲油雕花作品中,有5个作品在形成立体造型后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应作为美术作品受到保护,而杨老板销售的模具中有3个使用了与小玲作品相似的立体造型。杨老板表示,自己参考了自然界的植物形态,使用建模软件设计的,再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模具。但杨老板并未展示其设计创作过程。法院认为,杨老板在上述3个作品范围内侵害了小玲的著作权,判其停止侵权,并赔偿15000元。

法院审管办杨倩倩认为,原告通过精巧的构思和较高的手工水平,使用甲油创设了各式立体雕花造型,为平面美甲图案增添了更多美感,也积累了人气。被告利用翻模等技术手段轻松“复刻”,构成著作权的侵害。且侵权的模具产品还可能因购买者的使用引发更多侵权事件发生。

本案的裁判体现法院对个体手工创作者的司法保护,对艺术产业的创新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如何判断3D打印复制是否侵权

记者注意到,网络上有人提出买不起奢侈品可否用3D打印技术复制一个?也有网友问,要经营3D打印,怎么样才不侵权?

江苏博事达律师事务所周阳律师认为,3D打印奢侈品涉及多重法律风险,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侵权、商标侵权、不正当竞争等,若大规模3D打印仿奢饰品并销售的,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经营3D打印业务,需要从知识产权、产品责任、数据安全、行业合规等角度全面防范法律风险,一方面要确保所使用的设计文件和材料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亦可以使用专业数据库筛查设计是否侵权,另一方面可以与客户签订免责合同,明确打印产品相关责任。

北京度宇律师事务所肖依玫律师认为,3D打印仅供个人使用,比如为学习、研究或欣赏,属于著作权合理使用范畴,不构成著作权侵权。如果用于经营,则需要注意侵权风险。

4月初,上海警方公布打掉一团伙利用3D打印技术复刻知名动漫手办。案涉金额达3300万元。犯罪团伙利用3D打印技术降低仿制门槛,借助跨境电商平台规避地域监管。其中两人涉嫌侵犯著作权罪被检方批准逮捕。

编辑:邢斯馨 责任编辑:刘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