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在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版权主题活动启动仪式暨京津冀版权协同发展论坛上,中国版权协会发布了“2024年中国版权十件大事”。

来源 | 中国版权协会


4月18日,在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版权主题活动启动仪式暨京津冀版权协同发展论坛上,中国版权协会发布了“2024年中国版权十件大事”

2024年,我国版权领域大事、热点事件多,版权立法、司法、行政执法、社会服务、产业发展、国际交流等方面亮点纷呈,成绩斐然。为全面反映我国版权事业发展情况和版权相关工作成果,提升全社会版权意识,在国家版权局指导下,中国版权协会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意见,在汇总各方推荐和专家论证意见的基础上,评选出了“2024年中国版权十件大事”。具体内容如下:

1.全国著作权登记总量首次突破1000万件。2024年,全国著作权登记总量达到1063万余件,同比增长19.13%。其中,作品登记780万余件、同比增长21.39%,计算机软件登记282万余件、同比增长13.31%。我国著作权登记制度自1995年开始施行,2013年全国著作权登记总量突破100万件,2020年突破500万件,2024年突破1000万件,著作权登记量快速增长反映出我国版权作品的创作繁荣、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新成效。据有关调研,2023年我国版权产业增加值为9.3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7.44%。版权产业逐渐成为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力量。

2.版权纠纷“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建立。2024年4月,中央宣传部与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印发通知,建立版权纠纷“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创新版权纠纷多元化解模式。中国版权协会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江苏省、广东省的33家版权纠纷调解组织作为首批试点单位,通过诉前委派和诉中委托等形式,积极引导版权纠纷当事人通过调解方式定纷止争,推动版权在线调解工作深入开展。这是版权领域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具体举措,对依法保护著作权人和相关权利人合法权益,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版权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3.国家版权局公布首批版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2024年10月,国家版权局公布第一批版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24个,其中版权产业服务类8个、版权保护类8个、版权国际传播类8个。典型案例的评选发布,总结提炼出各地在推进版权强国建设中的经验做法,充分反映我国在推进版权强国建设工作中取得的新进展和新成效,扩大典型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效应,有助于守正创新做强版权产业,推动新业态新领域版权保护,加强版权产业发展和国际运营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版权强国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版权力量。

4.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版权规则引热议。2024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蓬勃发展,带来全新的内容创作和传播体验,其所引发的大模型训练使用数据的版权风险、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可版权性、AIGC服务提供者的版权注意义务及责任边界等问题成为理论界研讨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2024年,首例AI生成图片著作权侵权案以及两例AIGC平台侵权案相继作出判决,首例AI视听作品侵权案仍在审理,凸显了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对现行版权法律体系的挑战。版权主管部门、理论界、实务界、产业界积极举办各类活动,引发社会各界更深入地讨论人工智能创作、版权归属及侵权责任等问题,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版权保护领域的理论探讨和法律实践。

5.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版权运营取得历史性突破。2024年8月上线的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融合我国古建古迹非遗等优秀文化元素,应用实景扫描、多维建模、动作捕捉、超高纹理渲染等前沿数字技术,以“中国文化、世界品质”受到全球玩家追捧,实现历史性突破(获得TGA2024“最佳动作游戏”和“玩家之声”两项重要大奖)。游戏本身及游戏涉及的形象、道具、背景、壁纸和音乐等均为版权保护的客体,出品方注重全方位和全链条版权开发与培育,并通过预售、数字典藏、与影视联动等方式拓展其全球影响力与商业价值,成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典范。《黑神话·悟空》的成功,是近年来我国游戏、影视、动漫、网络文学等以版权为支撑的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反映了我国版权产业从“数量增长、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价值升级”的战略转型,体现了大国博弈背景下我国科技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跃升发展,交相辉映。

6.加强微短剧版权保护与发展成行业共识。2024年,微短剧行业创新活力不断提升,涌现出一批微短剧优秀作品,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截至2024年12月,微短剧用户规模达到6.62亿人,使用率达59.7%。同时,与之相关的洗稿搬运、删减切条、抄袭剽窃、重复侵权等版权问题也日益凸显。为维护微短剧行业版权秩序,营造健康有序的微短剧发展版权环境,2024年10月,在首届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上,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发布《微短剧反侵权盗版行动计划》;2024年11月,在第八届中国网络版权保护与发展大会上,中国版权协会成立微短剧工作委员会,并发布《关于维护微短剧行业版权秩序、推动微短剧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相关行业组织、各微短剧平台和传播平台积极响应,拓展版权交流合作、遏制各类侵权盗版行为、理顺版权授权使用机制,推动营造健康有序的版权行业生态,逐步构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微短剧版权保护与发展共治新格局。

7.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向纵深推进。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工作坚持国内国际立法联动。国际层面,2024年11月,由国家版权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主办的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国际研讨会在温州召开,汇聚了来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家版权局等机构的300余位国内外专家,共同探讨民间文艺版权保护的现状与未来。会议充分展示中国民间文艺作品版权保护与促进成果,彰显了参与全球版权治理的版权大国的责任与担当,取得良好效果。国内层面,2024年,中宣部继续开展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工作。河北蔚县、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等12个地区入选试点。目前,涵盖省、市、县级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地区已达30余个。各试点地区充分发挥当地民间文艺资源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民间文艺相关版权产业,进一步激活了民间文艺版权价值,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工作继续向纵深推进。

8.开创“一带一路”国际版权合作新局面。近年来,我国持续拓宽与周边国家的版权交流合作,讲好中国版权故事,加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2024年,国家版权局在国际版权论坛和“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期间与巴西、阿联酋、埃及、印尼等多个“一带一路”国家分别进行了双边会谈,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理解互信,加强了版权国际传播交流;根据中越版权备忘录邀请越南文化、体育和旅游部来华访问并进行一系列版权交流活动,进一步拓展两国在版权领域的合作,宣传我国版权制度和产业发展成就;国家版权局与柬埔寨文化艺术部在第三届“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期间签署版权及相关权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标志着中柬版权与相关权领域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是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加强版权双边交流合作的重要成果,对扩大中国版权国际影响力,特别是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版权合作,起到重要示范与推动作用。

9.教育系统软件正版化工作进入新阶段。2024年11月,教育部、国家版权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教育系统软件正版化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27年底前,教育系统软件正版化工作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全面使用正版操作系统、办公和杀毒软件,未经软件著作权人授权的使用情况基本杜绝。此举标志着教育系统软件正版化工作进入到新阶段,必将为教育强国、网络强国、知识产权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10.影视作品版权司法保护呈现新趋势。2024年6月,浙江省东阳市人民法院作出判决,被告人陆某某等因私自搭建侵权盗版影视网站传播包括国家版权局重点版权保护预警作品《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第二十条》《熊出没·逆转时空》等在内的多部影视作品,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不等、罚金150万元不等的刑事处罚,并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北京光线影业等5家相关影视作品权利人88万元不等。该案是我国首起院线电影侵权盗版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此后又有多起类案进入诉讼环节。相关案件的查办和判决展现了版权执法部门、司法部门重拳出击院线电影侵权盗版的决心和举措,也拓宽了影视作品权利人的维权路径,减少维权成本,对助力影视行业健康发展具有示范意义。

(本内容不代表知产力立场,知产力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