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小敏又来了?”
张琴把车钥匙一扔,看着客厅沙发上翘着腿看电视的李敏,眉头拧得死紧。
“她自己说想回来住两天,我还能不让?”婆婆刘桂兰从厨房探出头来,一边炒菜一边回话,“家里又不是你一个人的。”
“可她这都一个月第三次了,每次来空着手,走的时候车后备箱都塞得满满的,您自己不心疼啊?”
“你这当嫂子的,咋说话的!”刘桂兰立马不乐意了,“小敏家条件不好,来娘家拿点东西怎么了?我又没给外人。”
张琴冷笑一声:“那你下次干脆把米面油都搬她车上,省得她下次再来。”
李敏懒洋洋地抬了下眼皮,声音还带着几分挑衅:“嫂子,我拿我妈的东西,碍着你啥了?你是进门的媳妇,不是我亲妈的亲生女儿,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你说谁不是一家人?”张琴气得脸都白了,“家里的账咱们都知道,油米酱醋一月一千块,谁出的?你来一趟,能拿回去半个月的量!你要真心疼妈,你也往家里贴点。”
“我老公工资都刚够生活,还要贴你家?”李敏站起身,抖了抖衣角,“你要是舍不得,就直说,别拐弯抹角说我来要饭。”
“你不就是来要饭的吗?”张琴瞪着她,一字一句说出口,“你不是来看妈的,你是来看冰箱的!”
这话一出口,屋子里瞬间安静下来。
婆婆刘桂兰手里的锅铲“哐啷”一声扔在灶台上,冲出来站到李敏前面:“张琴,你再说一遍?”
张琴一咬牙:“我说她不是回家,是来搬空家里的!”
“好,好得很!”婆婆指着她鼻子骂,“你是巴不得我死了好让她再也回不来是不是?”
“妈,我没那个意思……”张琴急了。
“你说她来要饭,你当这是饭馆?你做饭是收钱的吗?”
张琴看着李敏一副“你敢说我就敢装可怜”的模样,彻底忍不住了。
“妈,我一年给家里贴三万块,我不说话你们以为我是冤大头?她一个月来三次,从来没拿过一斤水果进门,走的时候牛奶、鸡蛋、肉、米、洗衣液、纸抽……后备箱比我年货都齐。”
“她不是日子紧嘛!”婆婆声音拔高。
“那你直接搬过去住她家啊!”张琴反吼一句,“我不伺候了!”
李敏见火烧到自己,马上往后退:“嫂子,你是嫉妒我妈疼我。”
“疼你她搬过去你家疼!你妈疼你,拿我老公工资养你?你不是要脸皮薄不愿伸手找婆家吗?你倒是会找娘家。”
“你闭嘴!”婆婆一巴掌拍在桌子上,“这家我说了算!”
“那我搬出去,你和你闺女慢慢过吧!”张琴拎起包,摔门而出。
那天之后,张琴搬回了自己娘家住了两晚。
李志强——她老公,回到家看见母亲和妹妹正围着餐桌吃饭,厨房冷锅冷灶,一瞬间觉得不对劲。
“我媳妇呢?”
“她回娘家了,你媳妇厉害啊,把我和你妹都骂了一顿。”刘桂兰叹气。
李志强沉默了一会儿,没说话。晚上他自己下厨炒了个蛋炒饭,吃得一嘴干巴,心里别扭得不行。
第二天他把张琴叫出来,两口子在车里谈了一个多小时。
“我不是不帮我妹,但她那样我也看不惯。”李志强搓着手,“这回我是真看明白了。”
“你之前不是觉得我小题大做吗?”张琴冷笑。
“那是我蠢。”他苦笑,“我会和我妈说清楚,让我妹别再搬空家里的冰箱了。”
张琴看着他,心里一阵苦中带甜。
“我不是怕你帮家里,我是怕你把我当外人。”
“不会了,不会了。”
那天之后,李志强真的做了几件事——
他去超市买了两袋米、一箱鸡蛋、一桶油,送到岳母家;
他买了个密码锁,装在了厨房门上;
最关键的是,他和母亲摊了牌。
“妈,你疼妹妹我理解,但家里的油盐酱醋我和张琴出钱的,你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以后小敏来了,该吃饭就吃饭,拿东西可以,但得记账。我和张琴都不多说一句。”
刘桂兰一开始气得不行,说他“娶了媳妇忘了娘”,可看到张琴又回来做饭、洗衣、给她买了新拖鞋,才悄悄说了一句:“还是媳妇懂事……”
李敏后来还来过娘家,但不再是空着手。她带了一袋苹果、一盒蛋糕,还把上回拿走的酱油送回来了一瓶。
她一边把水果洗好放桌上,一边嘀咕:“嫂子,其实你说得也没错,我有点不自觉了。”
张琴淡淡一笑:“我们还是一家人,但一家人也不能谁都当自己是老佛爷。”
那年春节,李敏照例回娘家,但她只拿了一小袋手工饺子,说是特意为妈妈包的。
张琴看着婆婆一脸满足地吃着饺子,忽然觉得——
原来有些关系,不是断了才清净,
是立了规矩,才走得久远。
亲情不是拿来消费的,
是彼此心疼,才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