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央视曾经在2016年的烈士纪念日时发表过评论:“一个国家对待英雄的态度,就是对待历史的态度;对待历史的态度,就是对待明天和未来的态度。”

而在过去的某些历史时期,我们对于民族英雄的态度十分值得商榷。

作为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左宗棠在死后不仅没有受到应有的敬仰,甚至就连墓穴都被摧毁,尸身也很长时间都无人收殓,究竟是谁这么无法无天呢?



民族英雄竟被暴力盗墓

1885年,左公病逝后葬在长沙跳马镇白竹村,这块墓地是他生前就选定好的长眠之地。

据说,当年左公率楚军东进的时候路过此地,非常喜欢这里的风景,立刻决定了要在这里修建自己的墓地。

如今为左公守墓的是第四代守墓人黄志清,为了完成这个代代相传的使命,他几乎没有出过远门,生怕耽误了扫墓。

这份十分枯燥且考验心性的工作,在他看来是一种光荣和责任。可作为一个守墓人,黄志清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上世纪60年代,大量名胜古迹、古建筑被摧毁,左宗棠墓由于地处偏僻而逃过一劫。



可是令黄志清没想到的是,1971年6月某天,一伙当地村民趁着黄志清外出之时,用雷管和炸药炸开了的墓室。

深埋将近一个世纪的左宗棠棺椁就这么被炸了出来,随后这些村民又将棺盖掀开,露出左宗棠的尸身。

根据村民们的回忆,由于尸体做了防腐处理,被抬出来的时候看起来就像睡着了一样。

随后这些人又在棺材里和墓地周围翻找了半天,之后才悻悻离开。

原来这些人之所以要炸开左宗棠的坟墓,只是为了盗取陪葬的珍宝,在他们的认知当中,左宗棠是个大官,他的墓肯定有不少宝贝。



可是没想到,打开棺材之后才发现除了尸身脖子上挂的一串朝珠,其他并没有任何陪葬品。

年过花甲,抬棺出征

由此看来,左宗棠的廉洁真不是装出来的。

在1861年他写给儿子的家书就曾写道:“……家中除尔母药饵、先生饮馔外,一切均从简省,断不可浪用,致失寒素之风,启汰侈之渐。”

左宗棠当时虽然是朝中重臣,俸禄和养廉银也多,可除了日常自己家的开支外,剩下的银子大都被他拿去送人了。

1863年,福建和浙江地区遭遇水灾,左宗棠除了留作家用的二百两白银,剩下的全部都分给灾民。



类似的事情他在家书中时常提及,除了雷打不动的留给家里的二百两,剩下的不是用来体恤下属,就是用来垫付军资。

同为朝中重臣,李鸿章的经济状况则要比左宗棠好太多了,不过主要还是两人性格不同。

由于刚直的性格,左宗棠和李鸿章很不对付,特别是在阿古柏在新疆肆虐,沙俄侵占伊犁之后,两人还爆发了有关“塞防”和“海防”的冲突。

按照李鸿章的想法,新疆这块地方大半都是沙漠,土地贫瘠,费尽心思收回来不过是浪费钱,就算都丢了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

当务之急应该建立自己的海上力量,保卫海疆。



左宗棠则与李鸿章持完全相反的意见,他认为新疆绝对不能丢,新疆绝对不是什么荒漠,而是拥有大量资源的聚宝盆,新疆没了就会威胁到蒙古,蒙古要是没了,北京也就危险了。

好在最终清廷采纳了左宗棠的意见,派出他挂帅收复新疆。

1876年,64岁的左宗棠命人抬棺从兰州出征,以表示自己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次出征清政府并没有提供足够的后勤保障,连军费都有一大半是左宗棠自己筹措来的。

原因当然是朝廷也没有余粮了,大部分的钱都拿去搞北洋水师,显然他们对于这次出征也没有多重视。



在种种不利因素的干扰下,左宗棠却创造了奇迹,同年进入新疆后顺利收回乌鲁木齐、玛纳斯等地,恢复了对北疆的控制。

在北疆休整巩固一段时间之后,第二年左宗棠选择三路并进挥师南疆,兵锋所至,敌莫敢当。

半月之内连下吐鲁番等三城,最终在过年之前扫除了沙俄扶植的阿古柏势力,成功收复新疆。

墓园被彻底摧毁

左宗棠在生前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在死后居然就这么被人草率地挖了出来。

更不会想到,这还仅仅只是个开始。

正值酷暑,等到黄志清回家的时候,左宗棠的遗体早已不成模样。



老母亲看到儿子回来才终于看到了希望,焦急地和儿子说道:“左大人有功于国,可不能让他再曝尸荒野了,你赶紧把左大人的尸骨整理好,磕几个头!”

因有此事,黄志清十分害怕再有什么意外。

可仅仅过去四年,1975年,又有一条公路经过当地,施工队为了缩短距离节省成本,竟然直接将左宗棠墓园一分为二,原本的牌坊和各种装饰也尽数都被拆了。

1977年,村里由于修桥缺石料,竟然直接从墓地取材,墓园也因此受到了更加严重的破坏。

当时黄志清也很想向上反映情况,可是作为一个普通农民,他甚至都不知道该找谁反映。



不过幸好,这件事最终传到了王震将军处。

由于王震将军本人十分推崇左宗棠,在得知这位民族英雄的墓地被毁时十分愤怒。

很快,一通电话连接上了长沙市委,长沙市委不敢怠慢,立即着手进行墓园重修适宜。

结语

1985年,在左公逝世一百周年之际,左宗棠墓重修完成,而黄志清依然被委托守墓。

这位为国为民,西定新疆的民族英雄,在死后经历了各种荒诞的滑稽事之后,终于可以再次安稳地长眠于地下。

参考来源:

评论 | 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英雄?_新闻_央视网(cctv.com)

文化大观园 左宗棠 “五百年来第一人”_文化频道_凤凰网

黄志清:为左公守墓,延续四代的坚守 - 深读湖南 - 湖南在线 - 华声在线

守墓人丨左宗棠墓:131年,四代人守护“左大人” - 背后的故事 - 新湖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