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周边战事逐渐减小,中国人民期盼已久的和平时代已然来临,为此中央考虑领导班子要年轻化。为此毛主席曾在多个场合,号召老同志把担子让给年轻有能力的同志,不过由于年轻同志资历、功绩不足,还是鲜有年轻同志接手工作的先例。
开国少将朱良才得知消息后,当即决定要带头表率。一听朱良才有让贤的想法,老战友纷纷劝告,你这么年轻还不到六十岁,正值壮年可不敢有这种想法呀!不料朱良才却一反常态的表示,我的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这个工作还是交给年轻人吧。
说干就干,朱良才找到周总理正式提出让位的意见。眼见朱良才年纪资历都是岗位的最佳人选,周总理一开始也没在意,这件事可不敢着急,一定要慎重。可没几天朱良才又找到周总理旧事重提,连续几次后周总理也不做批示。
1958年,朱良才正式将自己的辞呈提交给北京军区。毛主席、朱老总得知后非常诧异,朱良才还年轻怎么就要辞职?而且在他同级别的上将中,主动辞职的还只有他这一例。百思不得其解的毛主席找来聂荣臻,让他看看朱良才到底为什么非要辞职?
聂荣臻找来朱良才了解情况。朱良才表示自己的辞职并非是头脑发热,自从1949年以来旧病复发身体就一直不好,脑袋一疼连工作都干不了,这样的自己还怎么主持工作?与其这样还不如主动辞职,把工作交给年轻人。
朱良才,早年间曾参加湘南起义,之后跟随朱老总一起上了井冈山,担任毛主席的秘书。在毛主席身边,朱良才很快成为一名革命进步人士。
1931年的第三次反围剿作战中,朱良才在战斗中不幸被子弹打中胳膊。当时我军的医疗条件落后,医生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接住断臂。在床上躺了三个多月后,朱良才拖着病重的身体找到周总理主动请缨,要再次作战。
眼见朱良才身体状况极差,周总理也不同意他上战场,在朱良才的软磨硬泡下朱良才担任15军的政委。在此期间,朱良才率部参加赣州战役,战场上的他率领部队阻击援军。但在这期间,朱良才的断臂再次出血,导致右臂终身残废。
新中国成立前,朱良才被任命为北京军区政委,由于身上一直有伤病,朱良才经常头疼难忍,为此他只好一边工作一边休养。
1958年朱良才的一封辞职信引起中央的注意。多次劝诫无果后,毛主席只能无奈的同意了他的辞职请求。这位被毛主席称为军之良才得朱良才就这样离开了工作岗位,对此毛主席惋惜的说道,别人都是占着茅坑不拉屎,你这是拉屎不占茅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