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世界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uacquarelli Symonds(QS)主办的“2025全球高等教育产业人才大会暨QS中国峰会”首次落地中国西部,在成都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峰会以“开启新路径:中国及全球的教育与创新”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新南威尔士大学、清华大学等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位高校、科技企业及国际组织代表。峰会聚焦教育创新、科技转化与人才引育,开展主题演讲、圆桌讨论及实地调研等活动。
全球智慧碰撞
峰会邀请了昆士兰大学等全球知名大学和亚太认可合作组织(APAC)等国际机构的演讲嘉宾,参与演讲、论坛、展会、洽谈等丰富的活动,为教育行业和企业合作搭建沟通平台,促进区域国际合作。
QS高级副总裁Edward Harcourt:
成都的经济发展基础、人文环境和高校资源是QS中国峰会落地的重要因素。未来QS将搭建平台,助力高校与成都相关部门、企业多方面开展合作,推动产业发展、人才落地。
阿联酋哈利法大学校长Ebrahim Al Hajri:
我们正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在科研、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期待成为跨国合作的样板。
近年来,成都高新区依托北大、清华、川大、电子科大等高校,推进建设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清华芯华创新中心和天府绛溪实验室、天府锦城实验室等高能级载体,承办多场国际论坛、学术会议和学术沙龙活动,创新构建“首席科学家+若干PI+项目经理人”的人才引进与服务保障模式,常态化实施“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科技成果对接活动,高质量举办颠覆性技术大赛、金熊猫全球创新创业大赛,深入开展“百园百校万企” 创新合作行动等,促进校地企产业科技资源精准对接。
QS高级副总裁Edward Harcourt:
成都高新区为创新提供支持和环境,让创新成果从大学转移到市场,各项举措也让企业家们更容易聚集和发展起来。我认为可以把成都作为毕业生寻求职业发展的目的地来推广,如果发布一个全球学生排名,成都在这个排名中应该占有一席之地。成都高新区是QS在成都的合作伙伴之一,双方在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有交流。
探讨产业人才培养
在论坛上,与会专家指出,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在经历飞速发展,对全球教育起着重要贡献,特别是在科研人才和产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在峰会的特别环节——“数字文创产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圆桌讨论中,近期凭《哪吒之魔童闹海》火出圈的成都数字文创产业,受到众多参会嘉宾的关注。墨境天合、索贝数码等知名数字文创企业及宁波诺丁汉大学等院校代表,围绕如何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数字文创人才、推动成都高新区数字文创企业全球化引才、开展国际合作并共建实训基地等开展了深入交流。
成都索贝数码科技副总裁周鑫:
成都高新区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并积极鼓励产教融合型企业加强校企合作。索贝扎根成都高新区20余年,一直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实习实践等多种形式的合作。
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探索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的校企联合培养的新模式,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以产教融合为纽带,培养数字文创产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为成都高新区数字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智慧与力量。
在“面向产业变革的教育战略”分论坛中,哈利法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等高校和机构代表深入探讨了如何架起教育与产业的桥梁,培育未来适配人才。
近年来,成都高新区联合本地高校实施“学科动态调整机制”,与校企共建67个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新增“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专业,并引入华为、腾讯等企业参与课程设计,为区内重点单位培养大量青年人才。
打造创新创业生态
活动期间,海内外知名高校代表前往成都高新区数字经济服务平台、中国—欧洲中心、前沿医学中心调研考察,深入了解成都高新区产业园区建设和人才服务情况。
马来西亚泰莱大学全球排名与机构数据经理Michelle Ng Ai Zhing:
这是我第一次来成都,感觉这是一个“全能”的城市。回去后一定会将这些展示给我的学生,并且希望学生们有机会到这里来实习或者就业。
马来西亚泰莱大学全球排名与机构数据经理Goh Mei Hui:
今天参观的科技和产品,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产品中融入了的AI部分。希望未来在课程研究中,能与成都高新区有合作。
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Veronica Jiang:
我在成都高新区看到了很多高新技术产业,了解到成都高新区的产业支持政策,这对想要寻找合作的国外企业来说,都是不错的。成都本地也有很多高校,前来投资和合作的企业也很容易觅得人才。
作为西部地区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区近年来聚焦第一资源,面向全球发布“真金白银”的揽才政策和“国际化人才招才引智榜单”,创新推出“金熊猫人才通”人才服务平台,通过创新政策引才、大赛选才、培训育才、生态留才机制,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人才集聚区。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
面向未来,成都高新区将以更开放的胸怀、更优质的服务、更有力的举措,与海内外英才双向奔赴、携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