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里资产司法拍卖平台“上架”了一特色小镇项目——陕西宁强县汉源街道办事处东门村羌族文化产业博览园(下称“羌博园”)项目,拍卖标的包括羌博园商服用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定着物。

相关公告显示,该羌博园占地面积约18.7万平方米,起拍价5.25亿元,保证金1亿元。

西部唯一羌文化博览园

公开资料显示,宁强县是羌族故地(有氐羌历史可考),据宁强县志记载,羌民族在本县活动历史悠久。据有关文献记载,宁强古称“羌州”,宁强县城仍有最繁荣的主干道“羌州路”连接陕西和四川,而宁强也习惯于被称为“宁羌”,系卫、州旧称,古属梁州,县境东周以前为氐羌所据。在宁强的汉源、巴山、毛坝河等镇还能寻找到羌氐民俗的遗存。

2006年以来,宁强县开展了抢救保护羌文化的工作,征集到200多件实物并设立了羌文化展览。2008年10月,宁强县被文化部列为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一。2015年11月,被授予“中国羌族傩文化之乡”的称号。羌博园则是宁强在保护人文遗产方面的重点文化产品之一。

宁强羌博园是中国西部唯一一个以羌族博览观光为主题的博物园,是宁强县建设“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重要板块,它以羌族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载体,是一个旅游要素齐全、功能设施完备、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民族特色浓郁的“大观园”。

根据宁强县政府官网对该县2019年招商项目介绍,羌族文化产业博览园将羌文化及陕南民俗文化转化为各种业态的文化产业链。园区以文化产业孵化基地;文化、文物、展示、展览区、羌族文化风情街区;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康复中心;民俗文化体验区;文化演艺中心、餐饮酒吧、茶楼区等几大板块构成,总投资额10亿元。

然而,羌博园的建设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据汉中日报报道,该项目2020年曾因资金难题一度停工,后来在多方协调下于当年9月初按下建设“启动键”。后该园于2022年3月按照“边装修、边运营、边招商”模式,开始试运营。

据了解,2024年11月,这里曾举行过一场大型羌族集体婚礼,18对新人身着传统羌服,依循羌族传统习俗,共同举办了一场充满民俗文化特色的仪式,携手步入婚姻殿堂。根据当地媒体报道,新人们经过挂羌红、跨火盆、入堂礼、开盐茶等原生态的羌民族婚礼仪式流程,“大家都久久沉浸在这羌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底蕴之中。”

起拍价5.25亿元

根据相关公告,此次拍卖标的物土地总面积约为18.7万平方米,地上建筑及定着物总面积约为7.7万平方米。

综合相关拍卖公告,天眼查披露的企业信息,此次拍卖源自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

该案三名被执行人,陕西羌文化博览园文旅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羌博园文旅”),万利通宝(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万利通宝”),陕西羌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羌州控股”)被宁强法院判决偿还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宁强县支行本息合计2.02亿余元。

海报新闻记者注意到,上述三家公司都与羌博园项目有关联,其中羌博园文旅是羌博园的操盘公司;万利通宝则是羌博园文旅的控股股东,占羌博园文旅公司75%的股份;羌州控股则通过全资子公司宁强县汉源旅游开发公司控制着羌博园文旅25%的股份,值得一提的是,羌州控股由宁强县国有资产管理局全资控股。

评估报告显示,拍卖涉及的建筑包括办公楼、酒店、四合院、商业建筑、酒吧街等。报告中同时作出说明,估价对象在当时尚未完成竣工验收,而估价是以其后期可正常进行竣工验收、办理产权登记、正常整体经营为假设前提的。最终,专业机构对拍卖标的给出的评估价值为7.5亿元,起拍价则定为5.25亿元,保证金1亿元。

在竞买公告中法院特别提示,商业房地产、工业房地产等房地产过户过程中产生的税费可能过高,请意向购买人于参拍前自行咨询税务等相关部门,如因买受人无力承担税费而导致拍卖无效,买受人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公告显示,拍卖将于5月6日上午10点开始,截至4月14日上午12时,该拍卖共有2245次围观,但无人报名。

海报新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