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的小王(化名)是一名大四学生,平时饮食规律,酷爱运动,从来没生过什么大病。4月2日上午,小王在宿舍上厕所时,发现自己的大便呈黑色,他立刻求助DeepSeek,了解到黑便可能是消化道出血的信号,随后赶紧来到学校附近的泰康仙林鼓楼医院急诊科进行就诊。

根据小王的描述,急诊科联络医院消化内科团队迅速启动绿色通道,为小王进行急诊胃镜检查。然而胃镜检查下未见明确的出血灶,消化内科建议小王先办理住院,进行肠道清理准备,第二天再做进一步检查。

晚上8时许,小王病房的洗手间内,突然传来一声闷响,同伴打开门一看,地上已经流了一大摊血,而小王倒在血泊中,脸色苍白,手脚伴有抽搐。同伴赶紧呼唤护士。正巧,消化内科张以洋主任正在病房查房,闻声赶来,判断这是危及生命的消化道大出血,必须立刻找到出血灶并进行止血。

张以洋第一时间召集消化内镜中心医护团队、麻醉团队为小王进行急诊结肠镜检查,经过仔细检查,结肠镜下仍未发现出血病灶。胃镜与结肠镜的双重检查,基本可以排除肠道系统上段和下段的病变,目前唯一有可能的出血点就是中段的小肠了。张以洋当机立断,立刻组织团队为小王进行急诊小肠镜检查。


小肠是人体最长的消化器官(约5~7米),且盘曲在腹腔深处,传统的胃肠镜、结肠镜只能检查消化道两端,而普通CT、超声则难以发现微小病变,导致小肠被称为“消化道的黑暗大陆”。


小肠镜检查是消化内镜领域的“高阶技术”,能有效诊治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但该技术对操作医生经验、设备环境、团队配合度要求都极高。泰康仙林鼓楼医院的消化内科是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由国内著名消化内科专家,泰康仙林鼓楼医院院长邹晓平教授领衔,拥有完善的诊疗设施及MDT专家团队,能够提供24小时急诊内镜诊疗服务,实现消化道系统急危重症的全方位救治。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张以洋,同时也是南京鼓楼医院消化内科专家,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小肠及胶囊学组委员,尤其擅长小肠镜检查及治疗,已安全完成小肠镜相关检查及手术4000余例。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小肠镜精准探查,张以洋最终在小王的回肠下段发现了一处憩室活动性出血点。团队迅速用钛夹夹闭创面止血,并仔细标记定位,为后续普外科团队进一步手术提供依据。晚上10点左右,小王的消化道大出血终于止住了,年轻的生命保住了。


4月8日,小王从医院消化内科转至普外科,由郑立锋主任团队为其开展完全腹腔镜下小肠病损切除及肠吻合术,历时1个多小时,腹壁三个0.5-1.0cm“钥匙孔”大小的微创手术,让小王从此彻底摆脱消化道大出血的风险。

经过对切除病灶的病理分析,小王最终被诊断为麦克尔憩室炎。据悉,麦克尔憩室是一种先天性小肠畸形,全球约2%的人存在此问题,多数人终身无症状。然而一旦发作,便可引发致命出血、肠梗阻、急性炎症等危急症状。张以洋提醒,若出现暗红色血便、反复脐周痛、不明原因贫血,务必警惕小肠病变,尽早到医院进行小肠镜等针对性检查。

【科室介绍】

泰康仙林鼓楼医院消化内科由泰康仙林鼓楼医院院长、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邹晓平教授领衔,科室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消化内镜专业能力培训基地。

消化内科拥有完善的诊疗设施,包括内镜中心、胃肠动力检查室、胶囊内镜检查室和肠道微生态中心。其中,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总面积约1600平方米,年门诊量达5万余人次,住院3000余人次,内镜诊断及治疗每年约2.3万例,早期胃癌的诊断率达到30%以上。近年来,科室荣获国家和省市级的科研项目9项、科技奖励6次,发表SCI、中华系列和统计源期刊论文数十余篇,获得专利4项。整体诊疗水平已达江苏省先进水平。

通讯员 秦雅致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张宇

(通讯员供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