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江宁区武夷凌云公馆小区业主张先生向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反映,小区一楼新入驻的一家超市带来一系列问题:几十辆配送电动车与货车长期停放居民区门口,不仅挤占居民活动空间,更对老人儿童通行构成安全隐患。“感觉小区现在像个‘物流中心’,配送员还经常在夜间聚集喧哗,严重干扰居民正常生活。”4月23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小区曾明令禁止居民在小区地面停放电动车,但管理方因商业配套规划缺陷陷入管理困局。



配送电动车扎堆停放 主干道成“高危地带”

4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武夷凌云公馆小区,业主张先生告诉记者,该超市是4月中旬开始入驻小区一楼的商业区,超市的位置正好在小区居民区与商业区中间,最近半个月,每天都有大量配送车辆驶入小区,严重影响居民生活。

记者在小区北面看到一处用停车桩围挡的“骑手电瓶车停放区”,墙面上醒目标识注明此处为该超市为配送车辆划定的指定停放点,现场停放了10余辆带有该超市标识的配送电动车。一位正在休息的配送员告诉记者:“超市让我们停到这里,但仓库在小区另一头,取货还是得骑车绕过去。”随后,记者跟随一名超市配送员来到该超市的仓库位置,记者在仓库门前又看到,通道口处停放了20余辆电动车,还有一辆货车正占据通道卸货。

上午11时,记者观察发现,小区仅有的一条主干道上时不时有汽车、电动车、行人交错穿行的情景,十分危险。业主张先生告诉记者,现在每天有二三十辆电动车来回在居民活动区域取货、停车,感觉小区现在成了“物流中心”。最令其不能忍受的是,小区物业曾规定地面区域不能停放电动车,“我们配合管理,但现在却专门划分区域给外卖员停放电动车,多次让物业解决问题,都说正在协商。”

此外,记者发现,该超市的仓库门口聚集了大量工作人员和配送员,虽然超市门前贴了“禁止吸烟”的标识,但依然有多名人员正在仓库门口处吸烟。业主张先生对此也表示担忧。“门口聚集这么多电动车,若引发火灾,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物业被指 "双标管理" 称商业规划限制管理权

根据《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使用电动自行车从事快递、外卖等经营活动的企业应当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本单位所属的电动自行车驾驶人以及用于本单位业务经营的电动自行车进行管理。当天中午,记者尝试联系该超市负责人,截至发稿前,超市方未做回应。

随后,记者联系了小区物业,物业部陈经理告诉记者,他们正在与招商和地产部门协商,随后便将记者带到一间会议室。记者根据小区内多处张贴的“园区地面一律禁止停放电动车”的告示,询问物业为何仅允许该超市的电动车停放时,陈经理多次向记者强调,开发商在招商阶段已将部分区域管理权转包第三方,“物业仅能协助引导停放,无实际控制权。”一位自称是凌云地产负责人余经理向记者介绍临时解决方案:"我们计划在超市门口区域临时挪出5个专用车位,设置围挡引导骑手规范停放,先缓解通道堵塞问题。"

当记者问道,如果电动车扎堆电池起火、或是出现碰撞等安全隐患时,该由哪个部门承担责任?物业及地产负责人均未作出回应,最后小区招商部门张经理称,“谁出事谁负责”。同时,张经理向记者透露了规划层面的困境:“当初招商时,这片区域确实规划为超市上下货区,商户已投入上百万装修,搬迁成本极高。同时受限于小区原有设计缺陷——地下坡道仅高2米,货车无法进入,卸货区又与居民步道重合,客观条件导致问题难解。”他无奈表示,“设计规划调整涉及审批流程,短期内难以实现。”



社区介入协调 拟开展多方座谈解决难题

4月23日下午,记者致电东山街道岔路社区,社区工作人员向记者详细介绍了协调进展:“我们已将此事列为重点事项,计划本周五(4月25日)组织物业、地产招商、商户、派出所、城管等七方座谈会,核心是明确权责、落实安全方案。”据其透露,初步规划在小区东侧停车场划定专属区域集中停放外卖车,“引导车辆从机动车出入口通行,禁止进入居民步行主通道,从动线设计上减少人车混行风险。”

针对居民担忧的消防隐患,社区表示方案优先考虑停放区与居住区物理隔离,“后续会根据座谈会意见,配套增设灭火器、监控等设施。”在责任划分上,社区建议由物业承担隔离设施、标识牌等管理费用,“但考虑到招商时的前期承诺,还需与地产方进一步协商权责。”

对于长期管理,社区表示,他们也拟定了“双线计划”:短期目标是会后1-2周内启动专属区域建设,长期则将组建居民监督小组跟踪效果,“一旦发现反弹或新问题,立即召开协商会调整方案,确保居民生活与商户运营的平衡。”

校对 陶善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