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在桂林市七星区朝阳乡西南村的“鼎一艺术创作基地”里,主理人乔敏康正和自己的爱人郎伊玲一起布置着这个摆放着各式各样、独具特色木雕作品的艺术展厅。空间中盈满着木质的馨香,中国古建筑、动物、山水景观灯各类木质作品琳琅满目,充满了艺术与现代碰撞后的惊喜,让人流连忘返。
独具特色木雕作品展示。
从外表来看,这是一个乡村里的普通民房,但它却有一座别致的小院。“桂林山水、亭台楼阁、抽象艺术…”,这些元素都成为了木雕创作的灵感。乔敏康和郎伊玲坚守乡村十余年,将一个破败不堪的农户鸡舍精心打造成了一个“宝藏艺术空间”,用自己的灵感和手艺将这些木头作品赋予了新的艺术“生命力”。
“我们的木雕作品以现代风格为主,这几年逐渐融入中国古建筑的经典元素和构建,精心创作并雕琢每一件作品,多种风格的作品带给参观者视觉上的美妙体验。” 乔敏康介绍,他制作的“桂林逍遥楼”等名楼系列的木雕作品在线上广受欢迎,赢得了不少客户的青睐。
据悉,“鼎一艺术创作基地”里展出以木艺为主题的木艺装置、木雕、综合材料等作品一百余件,一直对大众免费开放。自去年以来,该基地在抖音、小红书上人气飙升,不少艺术爱好者和桂林市民纷纷前来打卡这个小众景点,已有超过数万人前来参观。七星区朝阳乡也成为了大家近郊参观旅游的目的地。
“我们想要搭建的是一个在乡野里以木雕为主的艺术空间,现在也逐渐开发包括陶艺、木工等相关的一些亲子研学课程,以及不定期开展一些音乐交流、文化游学和艺术创作等形式的交流活动。”郎伊玲介绍,“主要是为了让更多喜欢文化艺术的朋友们有一个交流和分享的平台,创造一个舒适松弛的‘聊遇’空间。”
近年来,桂林市七星区持续加大乡村振兴力度,以“乡村+”各种形式赋能乡村建设和发展。七星区探索“乡村+艺术”发展形式,以艺术改造乡村环境风貌,让优秀设计师、建筑师、艺术家进入乡村,积极对村落环境进行艺术化改造,让乡村成为新的“美丽”符号。七星区朝阳乡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山水自然资源,大力发展近郊农文旅融合产业,构建乡村文旅综合体,迎合文旅消费新需求,以点带面促进多元化场景和服务焕新升级,打造了不少如“山镜·路亚小院”“哈尼花园”“东篱小院”等多个知名乡村“网红”打卡点,吸引了许多游客市民前来打卡,助力了乡村旅游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