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6个旅,为何5位旅长来自红一?红二红四各有各的难处
1937年八路军改编,下辖3个师6个旅,6位旅长:陈光、徐海东、张宗逊、陈伯钧、王宏坤、陈赓。为何除了王宏坤源自红四方面军,5位旅长都源自红一方面军。
6位旅长人选,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各有各的难处。
115师两个旅,2位旅长都来自红一方面军。
343旅由红一军团改编,陈光担任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抗战改编343旅,陈光担任旅长顺理成章。
344旅旅由红15军团改编,徐海东担任军团长。抗战改编为344旅,徐海东依然担任旅长。
120师两个旅
358旅旅长来自红一方面军,有2方面原因。
1、缺少干部
1931年,夏曦被派到洪湖苏区,担任湘鄂西中央分局书记。他执行王明左倾路线,大批干部被肃反。
据说洪湖苏区,夏曦只留下三个半党员没杀,关向应、贺龙、夏曦和卢冬生。卢冬生是中央的人被贺龙留下自用,所以只算半个。
2、意外因素
贺龙的爱将许光达,1932年负伤,到苏联治疗。1936年想回国,被王明拒绝。
贺龙的爱将卢冬生,长征前腿部中弹,一瘸一拐走完长征全程。八路军改编,本来任命为358旅旅长,因为去苏联治疗,没有上任。
红二军团没有合适人选,张宗逊被派到358旅,担任旅长。张宗逊参加秋收起义,是红一方面军成长起来的干部。
359旅旅长也来自红一方面军。
该旅由红6军团和红9军团组建,这两支队伍都源自红一方面军。
1936年7月,军团长萧克调任红四方面军31军长。陈伯钧接任红6军团军团长。陈伯钧参加秋收起义,也是红一方面军干部。1935年7月,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调任红四方面军第9军参谋长。后来又调到红二方面军任职,抗战担任旅长。
129师
385旅旅长王宏坤,原来担任红四军军长,是红四方面军干部。
386旅旅长,源自红一方面军。
386旅源自红31军,军长孙玉清、王树声。孙玉清参加西路军,1937年5月牺牲。王树声参加西路军,部队打散后乞讨回延安,此时八路军已经改编,到抗大学习。许世友、王建安也是红四方面军军级将领,到抗大学习时,私下想离开延安回大别山打游击,遭受处分,也不适合担任旅长。
陈赓曾经担任红四方面军参谋长,是许世友的领导。后来到红一方面军任职。
因而,任命陈赓担任386旅旅长。1938年,许世友担任386旅副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