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2023年,我国迎来了一位来自美国访华的客人。

他的身份十分不一般,那年的他,已然是一位百岁老人。

他从1971年开始,第一次访华之后,来到中国的次数超过了100次,是我国当之无愧的好朋友,为推动中美关系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名字是基辛格。



此人在美国的地位非常之高,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务卿”,更是荣获了诺贝尔和平奖。在美国这个提倡霸权主义的国家中,能够靠着推动和平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

而就在当年,100岁的基辛格曾被美国的一位上将问到过一个问题:

美国该如何战胜中国?

而之所以这位上将会问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我国的发展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中华民族的崛起无法阻挡,而美国的发展速度,显然有了迟缓的现象,和中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那么,基辛格是如何回答的呢?

而基辛格给出的答案是,必须要让美国具备比中国更强大的凝聚力,才有战胜中国的可能。

而这也成为了基辛格晚年少有的,谈论到了有关政治的话题,而他也在2023年这年的年末,不幸离世了。

基辛格实际上出生于欧洲,在1923年诞生于德国。不过在他15岁那年,他便移居到了美国,并在不久之后加入了美国的国籍。



而他之所以得到了加入美国国籍的机会,是因为他以美军的身份,参与了二战,并且在战场上的表现优异,地位也在不断升高。

二战结束后的他,已然成为了一名士官,并且受到了嘉奖。不过,他依旧选择来到学校内进行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

进入哈佛大学政治系的他,在哲学、文学上取得了非常高的造诣,这也让他在政治上前途无量。

而尼克松则成为了发掘他的伯乐,他的能力受到了这位总统的注视。而众所周知,尼克松访华,是中美关系破冰尤为重要的一环。基辛格其实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完全不下于这位总统。



从1971年访华开始,基辛格就和我国多任国家主席进行会面,他来到中国的次数超过100次。

对于我国,他也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并且他对我国这个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具有非常浓厚的兴趣,他曾经表示对“中国思想和中国人民有浓厚的兴趣”,并且在将近90岁的高龄,出了一本有关我国和美国交往的书,名为《论中国》。

基辛格当年来到中国之时,和我国的周总理和毛主席都见过面。一见面,他就被两位领导人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了。



而他也在不断访华的过程中,逐渐开始了解了我国,同时也意识到了,我国之所以如此强大,中国人民的凝聚力是根本之一。

这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基辛格在面对美军上将的时候,会提到人民的凝聚力问题了。

实际上,在两国人民的凝聚力上,我国和美国差距其实是非常大的。



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悠长的历史中,文化的积累是非常深厚的。同时历经过多个朝代的我国,往往能够在历史中不断学习到新的东西。

相比之下,美国在历史和文化上,便显得有所缺失了,这点和他们的文化底蕴积累不够有关。

而我国在危难之际,能够一致对外,全国人民拧成一股绳,从而发挥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能量。

例如在清朝,即便当时的政府再腐败,依旧有政府中的人,或是人民自发性的组织,对抗西方列强。



而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虽然发展较为落后,但是依旧能够在民族危难之际奋起,从而打赢了生死存亡的一战。



而在新中国成立后,更是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人才,为了发展竭尽全力,这才有了我国富强的今天。人民的凝聚力,让我们的发展依旧在稳步向前。

而美国的凝聚力,相比之下就显得非常不足了,美国国内的贫富差距非常大,有大量的贫民窟,街上的流浪汉也不少。

而美国种族之间的矛盾,也被放在了台面上,黑人和白人之间,始终无法做到真正的互相信任,相互团结。



并且,美国即便是在总统选举之时,各党派也是陷入了针锋相对的局面。美国的总统选举花费的财力哪次不是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

现如今看来,美国要想做到凝聚力战胜我国,依旧是不切实际的,而我国的凝聚力也会让中华民族的崛起更进一步,全方位超越美国指日可待。

参考资料:
《纪念基辛格,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光明网
百度百科——基辛格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去世!访问中国逾百次,被称为“最了解中国的美国人”》大洋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