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忘了,你也是春天的一部分 | 第4237期
André Brasilier作品
▾ 点击收听 ▾
春天(节选)
作者:于坚
为你读诗:吕艳婷 | 配音演员
你一生中,虽然每个春天都听见花朵在山冈上嚎叫,但你只有很少的时间能亲抵现场。大多数时间,你只是知道事情正在发生,你通过蓝色的天空和风的速度知道事件在发展。是豹子的身上布满花朵,是蛇在花的洞穴中睡眠。而你远离现场,想象着那残酷的美……
我曾经强烈地体验过这种残酷的无关,那时我在芒市附近的森林中,春月无边的夜晚,我独自一人,走过一座又一座铺满去年十二月落下的、尚未腐败的树叶的岗子,地面被月光戳出无数的斑块,蜜蜂不知到哪里去了,一路上遇见无数的花丛,它们中的一些,当着我的面打开,撬开烈酒罐子似的把气味放出来,香得令我恶心。这些花朵有些在月光中,有些在暗处,拼命地开放着,前仆后继,枯萎的才垂下,掉下,新的骨朵又打开了,仿佛有什么不可抗拒的诱惑在外面吸引它们,其实什么也没有,它们仅仅是要打开,要牺牲在盛开之中。在这美丽无比、安静、凉爽的春夜里,我却忍受着烦躁、闷闷不乐,像一头找不到活干的狼。我又听见一朵马缨花“叭”的一声开放了,我忽然明白,我的烦恼的根源是,我不想当人,我想当花,我要开放。我渴望作为花朵之一,与这春天的故乡,吻合。
选自《于坚大地随笔》,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于作者-
于坚,“第三代诗歌”代表性诗人、先锋派文学重要作家之一。著有诗集《诗六十首》《对一只乌鸦的命名》《于坚的诗》,散文集《棕皮手记》等。
为自己绽放,生命力是你最好的滤镜
「留言」:你那里的花开了吗?分享你拍下的早春景象吧
我比所有的鸟都更关心春天
我是世界上最早谈论春天的人
——于坚
三月了,北方大地上虽不见明显春意,甚至再次被雪洗礼,但空气里春的气息日渐浓郁。街头树上有嫩芽在铆着劲儿生长,人也预备着等花全面发出信号就一股脑涌到春天里去。
万物萌发的时节,待在屋子里遥望和想象春天是远远不够的,非得出门走走,才觉得人生明朗。“春风正一点一点稀释着最后的寒冷/轻的光阴,还在掂量重的心事/我早已按捺不住了/春天,我有一种放飞自我的愿望……”(李少君)
Olga Kvasha作品
在种种顾虑和束缚之间,我们过得太单调且压抑了,如同被结界兽封印在几点一线的有限空间里,日复一日地同工作与琐事缠斗。虽知道春回大地,偶尔也能趁周末短暂参与其中,但那种归属感却总残缺了一角似的,不够完满。
于是仿佛非抛掉人这副皮囊及其附带的重重枷锁不可——“我想当花,我要开放。我渴望作为花朵之一,与这春天的故乡,吻合。”当生命无所顾虑地全力绽放,作迎春、山桃也好,海棠、丁香也罢,才真真正正属于春天,更属于自己。
美丑好坏皆为世俗标准,生命力才是万物最好的滤镜。在今年广受关注和喜爱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无论豪言“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的哪吒,敢称“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的敖丙,还是自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石矶,都向我们展示着打破条条框框,让自我滋滋作响是如何美妙。
Olga Kvasha作品
你是一些人眼中的边角料,也是另一些人眼中的小骄傲。不过无论如何,最重要的是以自己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生命力。行走在嘈杂的人世间,不要被困在任何观念里,自己的小情绪也不可以。也许你会被它带着走进某个死胡同,但请记得那只意味着一时并非一生。
况且,开怀大笑是生机蓬勃,自由洒脱是气韵生动,而历经苦痛后涅槃重生,未尝就不是张扬生命力的表现。“春天没有方向/春天只有生长。”(树才)就算会枯萎也没关系,每一朵花有多努力,不管它开没开,春天都看得见。
日本作家森见登美彦曾说:“春天有一种魔力。一种让人想‘成为更好的自己’的魔力。”可怎样才算更好呢?不如说更接近你想成为的自己吧。愿这个春天以及往后的每个春天,你都能心无旁骛地散发生命活力,让自己浓郁、纯粹、热烈。图片
撰文 | 一条小路 审校 | 西格玛
头图 | André Brasilier
插图 | Olga Kvasha
配乐 | 陈俊源《为你》;林海《远方的寂静》
(内容来源于“为你读诗”)
责编:赵骏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