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与虚空(节选)

作者:鲁米[波斯]

为你读诗:刘琳|演员

这个身体,最终会变成太平岁月的锁子甲胄背心:夏天太热,冬天太冷。
但躯体的欲望,从另一方面来看,像个阴晴不定的伙伴,你必须耐心以待。这种耐心会为你带来裨益。它能扩大你的爱心,让你感受平和。
衬衫之所以美,在于它包含着缝制者的耐心。
友谊和忠诚也以耐心作为连结的力量。
如果你自感孤独和卑贱,那表示,你还不是个有耐性的人。
任何来去不定,起落无常者,非吾所钟爱。
梁永安 译《在春天走进果园》,博集天卷出品,湖南文艺出版社

- 关于作者 -

莫拉维·贾拉鲁丁·鲁米(1207—1273),常简称鲁米,诗人。鲁米在波斯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他与菲尔多西、萨迪、哈菲兹齐名,有“诗坛四柱”之称。


好好地忍耐,不要沮丧,

你想,如果春天要来,大地就使它一点点地完成。

——里尔克

你有多久没有慢下来,耐着性子做一件事了?

如今,很多人常常陷入“投入即求回报”的焦灼情绪里:健身两天发现体重纹丝未动,读书一周便感叹认知未见提升‌……生活里只要稍微用点力,就想要立即看到结果。太容易倦怠,也太容易放弃。

专注且长久地做一件事,似乎成了我们最稀缺的能力。谁在偷走我们的时间耐力呢?


David Hockney 作品

“任何来去不定,起落无常者,/非吾所钟爱。”鲁米的诗如同一条跨越时空的河流,从古波斯蜿蜒至今,始终以哲思与诗意浸润着人类的心灵。

或许,我们也该尝试着在日程表里预留鲁米式的“缝线精神”——“衬衫之美在于缝制者的耐心”——将每一刻的日常沉淀为持续生长的韧性。

《卡夫卡谈话录》里有一段话:“在周围窸窣作响的枯叶后面,我们必定已经看到了春天的幼嫩的新绿,要耐心等待。耐心是实现一切梦想唯一且真正的基础。”‌

人类创作者的价值何在?答案藏在鲁米“手艺”二字里:技术的虚空需要人文的救赎。毕竟,我们不仅是AI技术的使用者,更是大千世界的体验者。


David Hockney 作品

寻常之日,我们风尘碌碌,就被倦怠所捕获,被烦忧所吞噬,在短视频占据注意力的当下,人们期待“3秒抓住眼球”的瞬间愉悦,却逐渐丧失了驻足观赏一棵会开花的树的专注力。

记得在《比我老的老头》里黄永玉对沈从文说:“三月间杏花开了,下点毛毛雨,白天晚上,远近都是杜鹃叫,哪儿都不想去了......我总想邀一些好朋友远远地来看杏花,听杜鹃叫。有点小题大做......”

沈从文闭着眼睛,躺在竹椅上,优哉游哉答道:“懂得的就值得。”


Mengju 作品

此刻的花信风正掠过新绽的桃李,樱花在烟雨中摇曳着湿润的花瓣,玉兰擎着骨瓷般的杯盏以待绽放。此时,无论是谁亲近花枝,都会有怦然心动的奇妙感应。

这个春天,让我们多一点专注,寻到那件值得付出的事;多一点耐心,给正在赶来的好运。

就像作家迟子建所说:“我想,人生是可以慢半拍、再慢半拍的。生命的钟表,不能一味地往前拨,要习惯自己是生活的迟到者。人是弱的,累了,就要休息;高兴了,就要开怀大笑;郁闷的时候,何苦要掩饰自己,对着青山绿水呼喊吧。”

你会发现:当耐性在心底抽芽,前路迷雾自会消散。事缓则圆,人缓则安。愿所有在光阴长河里跋涉的你,不只成为有趣的人,更要有一个绚烂的人生。

(内容来源于“为你读诗”)

责编:保雪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