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剪纸艺术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以纸为载体、以剪刀为工具、以镂空为方式,运以匠心,裁剪出生动形象的图案,并托物寄语。它借用约定俗成的观念化形象,寄托人们对吉祥幸福的期盼,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千百年来,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民间艺人的不断继承发扬下,日渐绽放光彩。在肥东圣泉中学校园里,就有一个非遗剪纸社团。在美术老师苏影的指导下,学子们用剪刀和红纸,剪出了对文化传承的坚守,更剪出了属于这个时代的创新表达。
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制作剪纸作品。昂卫明摄
春日下午,社团课堂巧手翻飞
春日下午,走进圣泉中学七年级剪纸社团,指导老师苏影正在带领同学们开展剪纸作品实践课。在苏影的指导下,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制作剪纸作品。一张红纸,一把剪刀,巧手翻飞间,一幅幅精美的作品跃然眼前。
“这些作品都是我之前备课的时候先画出来,然后打印,最后由同学们通过剪、刻结合创作出来的。”苏影介绍道,七年级剪纸社团每周二、三、四开课,目前共有38名成员。“剪纸不仅是技艺,更是一种能让人静心、专注的修行。”
今年40岁的苏影毕业于美术专业,2007年来到圣泉中学任教,成为一名美术老师。每当有空闲时间,她都会拿起剪刀和纸张,尝试创作出新的剪纸作品。2018年,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剪纸、喜爱剪纸,她把这份热爱带到工作中,并在学校组建了剪纸社团。
师从名师,传承非遗剪纸之美
为提升剪纸技艺,一次偶然的机会,苏影有幸拜入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牛家海老师门下,学到了许多珍贵的剪纸技巧和心得。“这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牛家海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剪纸艺术家,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深受人们喜爱。”苏影介绍。
在牛家海的指导下,她对剪纸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会了许多剪纸技巧,也更明白了剪纸艺术的内涵和精神。“牛家海老师教会我很多,像垫板的放置、刻刀的选择以及题材细节的处理等,都讲解得细致入微。”
随着剪纸技艺的提高,苏影的剪纸创作主题也从一开始单一的窗花,扩展到节气类、民族类、古典文学类、影视作品等。其中,一幅数米长的《百年回眸薪火赓续》长卷,尤为引人注目。
同学们展示剪纸作品。昂卫明摄
以纸为媒,传统艺术扎根校园
与此同时,苏影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毫无保留地教授给剪纸社团的孩子们以及身边的同事们。在她的引领下,更多的同事和学生逐渐爱上了剪纸。
七(1)班的余止郁同学之前只在老家集市上看过剪纸,去年加入剪纸社团后,便深深爱上了剪纸,一有空闲就拿起剪刀、刻刀,制作剪纸作品。“在社团,我不但学会了一些剪纸技法,还改掉了自己毛躁的习惯,锻炼了耐心和毅力。未来,我想独立完成像苏老师那样的卷轴系列作品。”说起剪纸,余止郁一脸兴奋。
据了解,作为全县美育特色实验校,圣泉中学一直重视美育教学,其中剪纸社团更是学校的特色项目。“社团教学从基本的技法到创意的设计,层层递进。学校也通过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合作,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地道的传统艺术精髓,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专注力,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让他们对中国文化有更深的理解和认同感,从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这一特色项目,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艺术之美、文化之韵。”圣泉中学科技创新部校长舒迎春表示。(陈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