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因“隐瞒疾病”引发的彩礼纠纷,近日在江西南昌县引发热议。31岁的罗先生与妻子李女士结婚仅数月便分道扬镳,男方以“女方隐瞒先天性疾病”为由,要求返还26.8万元彩礼及黄金首饰。一审法院判决女方返还4万元和一枚钻戒,但罗先生坚持上诉,称“经济压力太大”,要求至少拿回一半彩礼。这场官司背后,不仅涉及婚姻诚信问题,更折射出法律对“重大疾病”界定的模糊地带。

一、“婚后才发现,她身体有问题”

2023年9月,罗先生与李女士通过相亲认识,两个月后登记结婚。按照当地习俗,罗家支付了26.8万元彩礼,外加价值6万余元的黄金首饰和钻戒。然而,婚后仅一个月,李女士因持续月经异常就医,被诊断为“先天性双子宫及单侧肾缺失”。罗先生称,婚前婚检未涉及相关项目,女方也从未提及病情,“我掏了50万给她治病,她却不愿配合治疗,最后连共同生活都拒绝”。

李女士则坚称婚前不知自己患病,双方因感情破裂协议离婚。罗先生认为,妻子曾暗示“不想要孩子”,疑似早知身体问题却刻意隐瞒。但法律专家指出,此类疾病未被《母婴保健法》明确列为“重大疾病”,隐瞒不构成撤销婚姻的法定理由。


二、法院为何只判还4万?关键在“共同生活”与经济压力

一审法院判决李女士返还4万元彩礼及一枚钻戒,主要基于两点考量:

  1. 共同生活时间短:两人从结婚到离婚仅8个月,婚姻未达成长期共同生活的目的;

  2. 男方家庭经济困难:罗家为结婚和治疗负债累累,父母月薪仅几千元,符合“因彩礼导致生活困难”的返还条件。

律师分析称,彩礼返还的核心并非疾病隐瞒,而是婚姻存续期间的实际状况。根据《民法典》,若未共同生活或彩礼导致给付方经济困难,法院可酌情判决返还。本案中,罗先生虽无法证明女方故意隐瞒病情,但其经济困境成为判决关键。


三、争议焦点:疾病“重大性”如何界定?

罗先生的诉求引发公众对“婚姻诚信”的讨论。有网友认为,即便疾病不属法定“重大”婚前隐瞒仍违背诚信原则;也有声音指出,单侧肾缺失可能影响生育或健康,应纳入告知义务范围。

法律界人士提醒,现行法律对“重大疾病”的界定较为狭窄,仅包括严重遗传病、指定传染病等。若未来立法扩大范围,类似纠纷或更易裁决。此外,律师建议未婚双方应主动进行婚检并交换报告,“健康透明”才是婚姻稳定的基石


四、二审悬念:男方能追回多少彩礼?

目前,罗先生已提起上诉,要求返还50%-60%的彩。二审焦点可能围绕两方面:

证据不足:罗先生缺乏女方婚前知情的直接证据(如就医记录或聊天记录);

经济困难证明:需进一步提交债务凭证或家庭收支明细。

若法院维持原判,此案或成为“彩礼返还”类案件的典型参考——婚姻短暂且经济压力大时,部分返还将成主流判决。

五、社会反思:婚姻不该是“赌局”

这场纠纷暴露的不仅是法律漏洞,更是传统婚恋观中的隐忧。高额彩礼、仓促相亲、健康信息不对等……当婚姻被物质和隐瞒裹挟,信任便成了易碎品。罗先生的经历警示大众:婚前充分了解、婚后坦诚相待,或许比一纸婚书更能抵御风险。

网友热议:

“隐瞒病情就是骗婚,支持男方追讨!”

“法律不认‘重大疾病’,但道德上该谴责。”

“彩礼本是心意,别让婚姻变成买卖。”

此案二审结果尚未公布,但无论判决如何,它都已为婚姻中的诚信与责任敲响警钟。

(本文综合自九派新闻、搜狐新闻、腾讯新闻等公开报道,案件细节以法院最终裁定为准。

#男子称女方隐瞒疾病退还彩礼#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