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血肌酐升高,尤其到了肾衰竭阶段时,很多患者可能以为只能等待透析治疗。
随着肾脏滤过排毒能力的下降,患者朋友们不仅在身体上,心里可能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而对于部分患者来说,或许还有机会挽救受损的肾脏。
一、修复肾功能
肾功能受损直接导致毒素蓄积和代谢失衡。及时改善肾脏血流能有效减少细胞坏死,激活可逆损伤区域。
其中RAs阻断剂(普利/沙坦类)具有双重保护作用:
1、长效降压减轻肾小球超滤过;
2、降低尿蛋白、延缓肾小球硬化。
研究证实早期使用效果更佳,建议尿蛋白阶段即可介入,肌酐升高者更需积极用药。配合适度运动、控盐等手段,能显著改善肾脏微循环。
二、中西医结合改善内环境
长期肾功能损伤需注重整体调理:
1、中医药通过活血化瘀改善肾脏气血,经典方剂如黄芪丹参汤可调节免疫微环境;
2、针灸推拿辅助促进毒素代谢;
3、作息规律保证夜间肾脏修复时间。
建议定期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动态调整调理方案。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均衡营养饮食,适当运动等等。
三、科学饮食的两大原则
1、总量控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按0.6-0.8g/kg体重计算,优先选择优质蛋白;
2、先全面再个性化。均衡膳食是保证足够营养摄入的基础。其次针对出现的一些症状及指标的变化,调理饮食结构。
早期存在尿蛋白流失,严重水肿的情况,则需要低盐,低蛋白饮食,少吃或不碰特别咸的食物,盐摄入量每天再5克以内。含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需要根据体重来保证每天摄入量。
中晚期有电解质紊乱,血钾高,血磷高,需要配合低钾、低磷饮食,含钾、含磷的食物要注意烹饪方式,或者直接少吃。
没有这些症状,正常饮食即可。
血肌酐265μmol/L是治疗关键节点,此时残余肾功能尚有40%以上可调控空间。通过规范用药、营养管理和定期监测(每3个月评估肾功能进展),多数患者可延缓透析5-8年。建立治疗信心,与医护团队保持密切沟通,才能赢得这场肾脏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