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莫言戏剧文学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研讨会由多家重量级单位联合主办,这些单位有: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中国作协外联部、浙江文艺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联合主办。

同时,参加者众多,来自中国、墨西哥、英国等地的众多学者、作家、汉学家、文学译者与戏剧界人士齐聚一堂。

这次文学以莫言为核心的盛会,不出意外地引起了很多反莫言者的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唾液泉涌,猛喷一顿口水。



对于反莫言者、攻击莫言者,报人刘亚东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总结出了5类人。攻击莫言者来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类人。

第一类,是极端民族主义与狭隘爱国主义者。刘亚东说,这类人动辄高举“爱国”大旗,以偏狭眼光审视莫言作品。

确如刘亚东所言,这类人不满于莫言作品中触及社会隐痛、历史伤疤的内容,扣上“丑化中国”“贬低民族”的帽子。

大司马一开始领头攻击莫言,除他本人外,其拥趸都属于这一类——大司马曾盛赞莫言,他只是借机收割流量而已。



第二类,是流量至上的网络喷子与不良自媒体。大司马显然属于这一类,泼天流量来了,宁可自扇耳光也要坚强接住。

刘亚东说,网络喷子与不良自媒体瞅准莫言的知名度,为博眼球、赚流量不择手段。确实,自扇耳光就是一个典型。

此外,更加典型的就是以起诉莫言为噱头博取流量的毛星火了,其不择手段到了惊人地步,公然对莫言进行人身威胁。

其实这一类人也是打着“爱国”旗号,他们炮制诸如“莫言作品卖国论”“莫言被西方收买”等谣言,挑起公众情绪。



第三类,是文学审美单一与理解能力匮乏者。刘亚东说,这类人面对莫言的作品,仿若闯入迷宫,茫然无措,欣赏不了。

看过的人都知道,莫言作品充满魔幻现实主义诡谲、叙事繁复,与一条线索写到底的直白叙事大不相同,真有人看不懂。

此外我注意到还有网友说自己特别不喜欢莫言作品,不是因为什么所谓的抹黑,而是觉得语言、描写不美,看着不舒服。

刘亚东评价这类人,称为“仅凭浅薄的阅读初感,就对莫言的文学探索嗤之以鼻,将自身审美局限强加于作品评价之上”。



第四类,是别有用心的政治操弄者。刘亚东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本是一件幸事,但不幸沦为某些势力的政治工具。

的确,有人强行将文学奖项政治化,无凭无据污蔑莫言获奖是西方“文化渗透”阴谋,进而对莫言本人及其作品恶意攻击。

这类人的大脑里没有别的,全都是阴谋论,不论看到什么,只要涉及到中国与美国、欧洲,就启动阴谋联想,进行攻击。

刘亚东认为,这种无端操弄,不仅戕害莫言个体的创作生涯,更给中国文学海外形象蒙上阴影,让文学交流之路荆棘丛生。



第五类是文化水平很低且未读过作品者。的确,这类人大多就是九漏鱼,混个初中毕业证,识字量有限,适合看抗日神剧。

刘亚东说得很对,这类人未曾翻开莫言著作,却仅凭网络零碎信息、自媒体片面解读甚至他人偏激评论,就仓促站队攻击。

有的人听闻别人对《丰乳肥臀》书名的非议、对书中片段的曲解,便跟风谩骂,等于是接过别人的口水化为己有再吐出去。

不过,这类人之所以如此,应该主要还是因为有一颗朴素对爱国之心。我不怀疑这一点。这类人最容易被一二四类人利用。



总结完之后,刘亚东指出,历史已经证明,真正的爱国不是掩盖问题,而是直面问题;不是粉饰现实,而是推动进步。

刘亚东认为,莫言对乡土中国的深刻描绘,对历史创伤的诚实面对,恰恰体现一个作家对祖国最深沉的爱。诚哉斯言!

作家是社会的良心。如果作家不能反映社会问题,不能揭露真相,针砭时弊,而成为统治者蒙蔽人民的工具,实为公害!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能不能走向强大与长久繁荣,与能否接受批评有关。只听赞歌不听批评,甚至打击批评,自取其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