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宾阳县王灵镇黄兴村,身着黄色马甲的驻村第一书记梁先文总是奔波忙碌。正是他的努力付出,让这个普通的小山村,在短短两年时间里,成为远近闻名的“智慧乡村”。
初到黄兴村,梁先文就抓准乡村振兴的关键——基层党组织。他常说:“党组织就像村子的‘主心骨’,只有‘主心骨’硬了,村子发展才有劲儿!”他以“星级支部”创建为抓手,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创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一次,党员老谢对他说:“小梁啊,咱们村想发展,可大家想法不太统一,这该怎么办?”梁先文笑着拍拍老谢的肩膀:“您别担心,咱们建立个谈心谈话机制,以后大家有啥想法都说出来,一起商量。”就这样,在梁先文的努力下,大家的发展共识凝聚起来了。如今,黄兴村党支部在防汛抗旱、纠纷调解等工作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成了村民们信赖的“红色堡垒”。
梁先文(左)查看辣椒种植情况。
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村民的关心事。梁先文四处奔走,争取资金实施“亮化工程”。看着一盏盏太阳能路灯立起来、亮起来,村民罗大爷高兴地说:“以前晚上出门黑乎乎的,现在村路亮堂堂的!小梁书记可真是为咱办了件大好事。”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头戏。梁先文带领村民开展清桉复耕行动,顺利完成那飞水库招标和土地延包工作,盘活土地资源。两年来,村集体经济带动36户脱贫户增收30余万元,并新增了11个公益性岗位。梁先文还利用后盾单位优势,推动医院、企业认购村里的农产品,让村民的荷包鼓起来。村民王大妈开心地说:“以前种的东西找不到销路,丰收了也愁卖;现在可好,都成了致富香饽饽。”
榃佬村的两个村民因山林地边界问题多次争吵,梁先文知道后,带上村土地台账,前往争议地块解决问题。他耐心测量,并请3名老党员、2名乡贤在一旁开露天评议会。梁先文语重心长地对村民说:“邻里乡亲,低头不见抬头见,有问题好好商量,别伤了和气。”经过政策宣讲和多方调解,两人终于握手言和。
为了给乡村治理添“智慧”,梁先文发挥信息技术专长,创建“黄兴村委”微信公众号,方便村民了解最新政策和村务动态。他还“一对一、手把手”教学,向村干部传授电脑办公操作技能。村委干部谢力军感慨地说:“以前办公都用纸质材料记录,现在学会了这些技能,工作效率高多了!”
从医院高级工程师到驻村第一书记,梁先文双脚走遍了黄兴村,用实际行动破解发展难题。暮色中,黄兴村的炊烟袅袅升起,梁先文在笔记本扉页上写下一行字:“把工程师的精密写在土地上,把党员的热血洒在乡亲心里。”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今日责编:东东
▍内容审核:诚诚
▍内容来源: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 ||||||||黎塘梁村||||||||||百合水库|| | ||||||||||||||
||||||||||||||||||||||||||||||||||||||||||||| | ||||||||
2025宾阳热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