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

疲劳驾驶“驶”不得,困了累了及时休息!

随着天气回暖

春风煦暖

又到了犯“春困”的季节

在密闭的车内

人就更容易打瞌睡

“春困”会导致人判断力下降

反应迟钝和操作失误增多

严重时甚至会失去对车辆的控制力

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4月03日17时13分许

赣县区储潭镇储潭村牌坊下组路段

一辆小车失控撞上路边树木、路灯

车辆侧翻在地,漏着油

碎片散落一地



后车行车记录仪

拍到了事发经过

从视频中可以看出

事发车辆从其左侧超车

随即斜插向路边马路牙子驶去


路边的树木、路灯瞬间被撞倒

小车也失控

腾空旋转360度后

侧翻躺在地上

而车上飞出的碎片刮坏视频车辆


了解得知

当事车辆司机表示

驾车行经此路段时

有点犯困

眯了一下就出事了


好在车内仅司机邓某一人

并且系了安全带

事发后被路边热心群众救出

后经医院检查

邓某全身多处骨折

无生命危险


各位驾驶员要以案为戒

一旦迷迷糊糊地开车

从健康到受伤

一般只需要几秒的时间!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第一款第(七)项:驾驶机动车不得有此行为: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交通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9分:(七)连续驾驶中型以上载客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

第十一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交通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3分:(十四)连续驾驶载货汽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


什么是疲劳驾驶?


疲劳驾驶,是指驾驶人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

疲劳状态下,驾驶人会出现视线模糊、腰酸背疼、动作迟缓或有精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思考不周全等现象,人的注意力、判断能力和反应能力都会随之下降,容易导致操作不及时、不准确

当疲劳程度严重时,驾驶人甚至可能短暂睡着,完全失去对车辆的控制,极易导致交通事故。


疲劳驾驶有多危险?

轻度疲劳

会出现换挡不及时、不准确等行为。

中度疲劳

会出现操作动作呆滞,有时甚至会忘记操作等情况。

重度疲劳

会下意识操作或出现短时睡眠现象,严重时会失去对车辆的控制能力。

眼睛一闭一睁

危险已至 躲闪不及


如何避免"春困"疲劳驾驶?

1.开车前一天要保证充足睡眠,不要熬夜。

2.注意劳逸结合,白天连续驾驶时长不要超过4小时,之后要停车休息至少20分钟。若有夜间驾驶需求,连续驾驶时长不要超过2小时。

3.长途驾车出行,尽量找一名搭档,轮流驾驶

4.科学安排行车时间,尽量避免夜间开车,尤其是凌晨时段;白天则要注意避免午后时段。

5.避免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开车,以免肌肉僵硬诱发疲劳,可在开车时小幅度调整坐姿,进行深呼吸。

6.若行车途中出现疲劳、困倦症状,可开窗呼吸新鲜空气,或饮用咖啡等提神饮料。最稳妥的方法是在服务区停车,下车活动腰腿、肩颈等肌肉,待疲劳缓解后再上路。


交通安全无小事

赣县交警提醒

疲劳驾驶危害大

开车打盹“驶”不得

行车务必要注意劳逸结合

合理安排行车时间

远离疲劳驾驶

别让困意“左右”你的方向盘


编辑:陈蓝蓝

校对:黄 俊

审核:王 华

审定:黄 健

来源:储潭中队

赣县交警新鲜动态

本地典型事故案例

赣县最新路况信息

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