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萨市林周县,这片被誉为“天然形成的地方”,河流如织,农田广袤,是黑颈鹤偏爱的越冬栖息地。2006年,一次偶然的契机,让顿珠次仁踏上了护鹤征程,成为了一名“守鸟人”。此后十余年,他无惧恶劣天气,悉心救助受伤的黑颈鹤,在家人支持下默默坚守。如今,当地黑颈鹤种群数量逐渐增多,而顿珠次仁护鹤的初心始终未改,续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篇章。

偶然契机 开启护鹤征程

林周县位于拉萨市东北部,这里河流纵横、水库众多,为农田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拉萨的“粮仓”。由于林周县以农业为主,大片农田相连,收割后的残秣散落在田间地头,为黑颈鹤冬季觅食提供了保障。一群被称为“冲冲”的“吉祥鸟”,春天在藏北繁殖,入冬后沿着固定线路南迁,在拉萨河谷、年楚河流域等地越冬,林周县便是黑颈鹤最为偏爱的栖息地。

在拉萨市林周县这片广袤而美丽的土地上,黑颈鹤优雅的身姿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而顿珠次仁与黑颈鹤的故事,始于一次偶然的询问。

顿珠次仁的家毗邻黑颈鹤栖息地,2006年的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在离家不远处的湿地周边劳作,林周县林草局的领导找到了他,询问是否愿意成为一名巡护员,守护这些珍贵的高原精灵。当时的顿珠次仁或许并未意识到,这简单的一问,将为他开启一条长达十余年的“守鸟人”之路。

顿珠次仁没有丝毫犹豫,欣然答应了这份工作。从此,他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从拉萨市林周县卡孜乡的一名普通村民变成了护林员、野生动物巡护员,他的生活也与黑颈鹤紧密相连。每天清晨,顿珠次仁便会走出家门,开始一天的巡护工作。他沿着熟悉的路线,仔细观察着黑颈鹤的栖息环境,留意着每一只黑颈鹤的状态。

温暖守望 护鹤之路的苦与乐

顿珠次仁的守护工作并非一帆风顺,每年巡护过程中都会遇到狂风大作、暴雨倾盆等恶劣天气,但无论天气如何恶劣,他从未缺席过一次巡护。冬季,是黑颈鹤最需要呵护的季节,顿珠次仁冒着严寒,为它们寻找合适的食物投放点,确保这些远方的“客人”能够安全越冬。

每年越冬季最让顿珠次仁担忧的并不是天气的恶劣,而是每年都会有受伤的黑颈鹤。今年年初,两只受伤的黑颈鹤先后出现在他的视野中,他带回家后精心地照顾着它们,为它们准备温暖舒适的栖息之所,每日提供新鲜、可口的食物,还时刻关注着它们的伤势变化。



顿珠次仁与受伤的黑颈鹤。

在他的悉心照料下,其中一只黑颈鹤的伤势逐渐好转。当看到那只黑颈鹤重新展开翅膀,在天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欢快地飞向远方,与它的同伴们会合时,顿珠次仁的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另一只黑颈鹤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它的伤势较为严重,尤其是翅膀部分,伤口愈合特别缓慢。

为了让这只黑颈鹤尽快康复,顿珠次仁每天都会仔细地为它清理伤口、涂抹药物,还会根据它的身体状况调整饮食,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黑颈鹤的伤势有所好转,但仍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恢复体力和飞行能力。顿珠次仁告诉记者:“等到来年春天,身体完全恢复后,再放它回归大自然,这样我才放心。”

虽然顿珠次仁的守护之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但是家人的支持却成了他最坚实的后盾。他的妻子从一开始就非常理解并支持他的工作,平日里,妻子会主动帮着顿珠次仁准备黑颈鹤的食物,精心挑选新鲜的谷物,为黑颈鹤提供充足的营养。当顿珠次仁忙于照顾黑颈鹤时,她会默默地承担起家务,让丈夫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黑颈鹤救助工作中。孩子们也深受父亲的影响,每当放假或者休假回家,都会迫不及待地加入到照顾黑颈鹤的行列,他们会陪着父亲一起给黑颈鹤喂食、打扫“住所”,听父亲讲述与黑颈鹤之间的故事。

初心如磐 续写护鹤新篇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顿珠次仁和其他保护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黑颈鹤的栖息地得到了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黑颈鹤选择在这片土地上栖息、繁衍。如今,每当顿珠次仁走在巡护的路上,看到一群群黑颈鹤在天空中翱翔,或是在湿地里悠然觅食,他的心中便充满了自豪。“曾经,这片栖息地的黑颈鹤数量并不多,而现在,它们的种群数量逐渐增多。”顿珠次仁高兴地说道。看着这些美丽的生命在自己的守护下茁壮成长,顿珠次仁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受伤的黑颈鹤。

多年来,顿珠次仁救助了一只又一只受伤的黑颈鹤,看着它们重新回归蓝天,他的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不仅是对这些生命的尊重与守护,更是对生态平衡的一份贡献,如今,顿珠次仁依然坚守在“守鸟人”的岗位上,无论严寒酷暑,从未间断。他也期待着明年春天,那只留在家里的黑颈鹤能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完全康复,重新翱翔于广阔的天空,与它的同伴们一起旅行。

十余年的“守鸟人”生涯,让顿珠次仁与黑颈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些美丽的生灵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尽管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他守护黑颈鹤的初心从未改变。

来源:西藏商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