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战争的第二个年头,也就是1947年,这一年发生了许多事,如战略反攻的千里跃进大别山,包括前期的三路大军呈品字型挺进,华北战场的清风店和石家庄两场战役,改变了华北的弱势局面,东北战局这边,林总也通过三下江南 四保临江获得了战场的主动权,华东这边打的最激烈,像莱芜 鲁南 宿北和孟良崮战役,都是在敌人的重兵出击的情况下,我军展开战略反击,尤其是孟良崮战役,号称是百万军中取敌首级,在国民党四十万的重兵之下,我军硬是灭了最厉害的整编七十四师,可谓是一战成名,而我军的山西战场,迎来了一位新统帅,那就是我军的名将,原来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徐向前。
其实在解放战争初期,徐向前是有机会去山东,当时正值陈毅低谷期,国民党徐州方面是干将薛岳作证,他很难对付,所以陈毅与他的几场对战中,都没有占到便宜,于是中央想让徐向前去,对于山东这边土地,徐向前是不陌生的,因为早在抗战时期,他就在这里扩建根据地,等于就是早期山东开拓局面的奠基者,况且山东地区的我党军事将领,好多都是红四方面军出来的,他们对于徐总的军事能力,都是打心里佩服的。
晚年的徐向前和红四方面的将领聚会
可最终徐总没有去成山东,而是来到了山西,对付他的同乡阎锡山,他来山西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组建部队,准备向阎锡山进攻,对比山东来说,山西的局面要好的很多,一是在徐向前来之前,就有陈赓 贺龙 周士第 王新亭等一众将帅在山西开拓了一些局面,我们也有一些根据地,当地民众也认可我们解放军,这就好办了,不像是我们初到东北时期,群众基础什么的都没有,再就是徐向前是山西本土人,山西人对于他也熟悉,一听说是徐向前带兵要解放山西,十里八乡的青壮年都来踊跃参军来了,这也是徐总能够快速组建部队的一个很大原因。
敌军阎锡山这边,他这个人从袁世凯时期就担任上了山西都督,这一当就是几十年,,而他在管理山西的时候,也特别注重乡土情,所以的山西地界,还相对安宁,不像东北的国民党军,接管了东北的众多大城市以后,就开始大肆的收敛钱财,造成东北国民党统治区极其不安定。
敌军队方面,阎锡山的晋绥军一共有二十几万大军,或者就叫晋军比较合适,因为绥远的傅作义,从一定程度上已经脱离了阎锡山,这个晋军在解放战争一开始后,就特别的猖狂,不断的压缩我军的根据地,并在上党地区和我军展开大战,当时刘伯承和陈赓都在,在他们的指挥下,结结实实的让阎锡山肉疼了一回,一下子干掉了他好几万部队。
影视中的晋绥军
从这里其实就可以看出端倪,就是阎锡山的晋军是不太擅长野外作战的,他们的长处就是善于防守,在防守上有一套,在武器装备上说,晋军有自己的兵工厂,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同时阎锡山又和老蒋要了一些美式装备,有了这些装备,也让阎锡山的军事计划得以实施,总的来说就是重防守而不轻易野战,这也为以后的战役定下了基调。
等徐总把地方武装都编练好以后,就要开始拿晋军练手了,他率先瞄上的是运城,这是部队整编以后的第一战,一开始打的也很不顺利,部队的战斗经验很不足,这也激发了徐总的拧劲,他常说一句话,那就是“谁能坚持最后五分钟,谁就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当我们累得时候,敌人也累,就是凭借这这一点,我们最终三打运城取得胜利,之后又向临汾进军,也这靠着这一点,我们用七十几天的时间,又啃下了临汾这块硬骨头。
解放战争时期的晋军
我们看到,在我们进攻的时候,阎锡山几乎不派援兵支援,一方面是晋军的兵力没有老蒋中央军多,不具备大举进攻的实力,二是阎锡山自以为吸取了老蒋的教训,他看见老蒋在城池被包围了以后,总是积极的派兵救援,但常常是在救援过程中,中了我军的围点打援,结果是损失惨重,所以阎锡山是围而不救,妄图用坚固的城池以消耗我军,然后他在逐渐收缩兵力,妄图把力量都集中一点,而他把兵力都集中在了太原,这也是以后太原战役打了半年之久的一个重要原因。
可太原百姓和士兵多了,粮食必然会不够吃,所以这才引出来了晋中战役,徐总就是利用阎锡山要来晋中平原抢粮的动作,在这里积极的开展运动战,最终消灭了十万晋军,取得了一场大捷,从歼敌人数来看,好像也只有粟裕的豫东和济南战役可与之相媲美,但这里要说的是,虽然都是歼敌十万,可山东战场的歼敌十万和山西的可不一样,因为山东是国民党重点进攻的地方,国民党的五大主力,在山东就又三个,即第五军 十八军和整编七十四师长,后来又改回七十四军了,这三支主力在抗战时期打了不少硬仗,各自都有自己的代表战役,且这三支部队的军官都俨然形成了一个小派系,如杜聿明的五军派系。
国民党五军将领
所以在这几支部队的进攻之下,华东战局的压力可想而知,打的又是硬仗和恶仗,不仅如此,后期还冒出来一个杂牌猛将黄百韬,更是难对付,在这种情况之下的歼敌十万,难度系数可是大大的增加,其战争的比拼和浓烈程度,远不是山西战场可以比较的。
而作为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徐总在红军时期就擅长打硬仗和恶仗,就说要真的到了山东以后,他也是能够把控住局面的,就说阎锡山当时最强的部队是亲训师,据说是晋军中武器装备和训练最好的,可就实际情况而言,没见他们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打过什么硬仗,如像敌五军昆仑关那样的战役,也就是说,他们的实战经验不是一流的,但装备是一流的,所以据此推断,亲训师的水平,也就是像国民党五十四军 十三军这样的二线战力。最强的部队都是这样,其他晋军的战力是要更差一些的。
原四方面军猛将许世友
而在晋中的军事指挥官上,阎锡山竟然用赵承绶这个人,徐总都说,这个赵承绶在晋军中,是有名昏聩无能,决断力差,遇见部队被围以后,一时之间拿不定主意,最终被我军以运动战的方式分割包抄,让敌人进退不得,我们也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所以也可以这样说,晋中战役歼敌十万,是没有发挥出徐向前军事指挥能力,有点杀鸡用牛刀的意思,同时在战役的难易程度上,徐总在战役之前是有预料的,当中央军委说让他歼敌两个师就行,但他一下子就把歼敌目标翻了好几倍,因为他清楚的知道,敌人在多几倍兵力也不是问题,这种战役能比反六路围攻还艰难?
图片来自网络(含搜索)探究真实历史 宣传正能量 无不良之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