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自从黄帝在广袤的中华大地开创农耕文明以来,勤劳善良的华夏子民便世世代代在这片神奇土地上延续发展,而在遥远的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便已将“龙”作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图腾。



在此之后,世世代代的华夏儿女便有了“龙的传人”这一雅称,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则是黄河源头陕西地区,这里曾是黄帝主要活动区域,也是秦、汉、唐等多个朝代的政治、经济中心,因此,相传这个区域便是中华民族这条巨龙的龙脉所在地。

而在“人死如生”观念极其严重的、维系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时代,几乎每一位封建帝王都要在生前便为自己大张旗鼓地修建陵寝,以便死后亦能身份尊贵,统御万民。



在这之中,有三座特别神奇的陵寝,竟然清一色地全部位于“三秦大地”陕西省,它们分别是:位于西安境内的、不敢挖的秦始皇陵,位于陕北延安境内的、不能挖的黄帝陵以及位于乾县九嵕山上的乾陵。

曾经横扫六国,让九州一统的秦始皇嬴政“奋六世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不仅结束了长达六百余年的四分五裂的乱世,而且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首位帝王,后人尊称他为“始皇帝”。



虽然后人对秦始皇的作为褒贬不一,但他提出“书同文,车同轨”的政令让华夏民族从此有了强大的凝聚力却是不争的事实。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东巡途中,突然在沙丘这个地方暴毙而亡,而一直跟随在他身边的近臣李斯与赵高合谋采取秘不发丧的方式将他运往距离咸阳城不远的帝陵下葬。



早在嬴政登基不久,他的陵寝便由丞相李斯主持设计修建,并由大将军章邯亲自监工,工程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直到嬴政一命呜呼,风光下葬的那一年尚未完工,总时长竟达三十八年之久!

在古代帝王的观念中,死后世界与生前应该保持相同,所以在修建陵寝的同时,始皇帝又马不停蹄地命工匠烧制兵马俑,它们将成为地下世界的一支庞大的军队,拱卫死后始皇帝的安全。



此外,据说秦始皇在修建自己的陵寝时,希望将自己的生前世界完美“带入”地下宫殿,因此命工匠在陵寝中使用大量水银,以此来仿造山川湖海,万里疆域,由此可以想见秦始皇陵内的奢华与庞大。

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位当地农民意外挖掘出兵马俑,由此让秦始皇陵有了重见天日的希望,但在1959年,开掘万历帝陵寝时,因为氧化现象有不少文物出现了损坏,国务院出于保护文物的目的,做出了五十年内不对任何陵寝开挖的规定,所以秦始皇陵至今不敢挖。



作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黄帝,已然是我们十四亿中国人的共同祖先,而建造在陕北地区延安市黄陵县城北约一千米处的黄帝陵,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在黄帝陵占地将近九十公顷的广袤土地上,苍松林立,古柏耸天,其中拥有千年以上树龄的珍贵植被就达到三万株以上,乃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覆盖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



自从公元前422年,秦灵公首次祭祀黄帝陵始,历朝历代的帝王都有祭祀黄帝的传统,进入唐宋以后,朝廷频繁派遣重臣在黄帝陵内大面积种植松柏,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还特别设立了“护陵官”来对黄帝陵加强保护。

到了新中国成立后,对黄帝陵的保护工作进一步完善,因此,这座华夏亿万子孙共同膜拜的陵寝,是没有人敢开挖的!



被归为唐十八陵之一的乾陵,是唐高宗与中国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寝,此陵在修建之时,地宫入口设置地极为隐秘,即便是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乾陵地宫入口的具体位置至今成谜。

民国时期的军阀孙连仲曾让士兵在乾陵上使用炸药,找出地宫入口,但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倒反倒促成了陵内众多国宝得以保存下来。



除了地宫入口找不到之外,关于乾陵还有一个千年未解之谜,那就是武则天生前安放在乾陵上的无字碑,至今没有人知道她设置此碑的真实意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