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图片

据考证,碑是指刻着文字或图画竖立起来作为纪念的石头。本很平常,但国人有将“树碑”和“立传”合为一体,流传后世的传统。于是,立碑的风俗从古至今便经久不衰,神州大地碑石随处可见。功高盖世、声闻朝野的伟人名人立碑,躬耕田野、平凡一生的村夫野老也立碑。因其多,人们习以为常,不足为怪。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从古至今竟有那么两块碑中奇品,很值得人玩味。这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和某某地的“荒唐碑”。

武氏的“无字碑”位于乾县梁山乾陵,高七米多,宽两米,厚一米多,碑额雕有八条互相缠绕的螭首,可谓壮观。据史料记载,该碑初立时未铭一字,故人称“无字碑”。立碑而无字,开历史先河。关于“无字碑”,后人众说纷纭,但多数人还是肯定武则天在历史上的功绩。


图片

武则天像

据《资治通鉴》记载,武则天原为唐太宗的才人,通文史,善诗赋,多权谋,选贤才,委重任,能纳谏,大有太宗风度。李治为太子时就和武则天眉目传情,秋波暗送。李治即位后,王皇后为了离间萧淑妃之宠,迎回了入感业寺为尼的武则天。武氏凭着机巧,被高宗李治立为皇后,后又毒死太子,废除中宗、睿宗,登上皇帝宝座,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她劝农桑,薄赋敛,息干戈,省劳役,使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单人口就从380万户猛增到615万户。


图片

武则天以娇娇女儿之身,如日月当空,在位16年,实际统治中国半个世纪。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在历史上声名显赫的女皇帝却只树碑而未立传,究竟是因为功高而无字能表述,还是想把千秋功过留与后人评说,我们不得而知。

另一块奇碑是某某地的“荒唐碑”。据2000年5月29日《报刊文摘》披露,某某省某某县,有一块新立的石碑,碑上刻有“×长植树碑”字样,落款是“某两个重要的单位,(此处省去十五个字,恕未公布名称)”。原来当地有人听说某副×长要来本县植树,便立了此碑。结果碑立好了,但有关领导却没有来,这块“超前”树立的石碑被当地群众讥笑为“荒唐碑”。


图片

不说武则天的文韬武略,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她就是一个“大名人”,不但可以树碑,而且完全有资格立传,但她却只树碑而不立传。无论她不立传的最初动机是什么,但对政绩的淡然应是肯定的。一个副×长栽树是应该的,如果栽了树,树碑立传似乎情有可原,也能将就着说得过去。但未栽树却先树碑立传,这大概是一大创举。其作用至少有二:一可显示某副×长之政绩“永世留芳”;二可与某副×长“沟通感情”,为日后自己的升迁铺好路。如此看来,此碑可谓功高盖世矣。但如此“政绩”,与民何惠?与国何益?

老百姓不是不要讲政绩,而是应该大讲特讲政绩,但这政绩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大改数字编造政绩,摇唇鼓舌吹出实绩,更不能没干实事先树石碑。衡量政绩的标准只有一条,那就是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老百姓心中有一杆秤,只要真正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为人民办实事,为人民办好事,人民自然就会在心中为你树起一块丰碑,何须“费尽心血”树“荒唐碑”?


图片

王华旭,西安市鄠邑区人。中学毕业后回乡务农,1977年冬考试入学,从医数年获主治医师职称。后又在乡、县、市机关供职。退休后任陕西省南泥湾精神研究会特邀研究员、陕西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顾问、西安市象棋协会会长。出版有《往事如风》、《远方有约》(合著)、《在希望的田野上》、《春风花雨花千树》等作品。


图片

那时我们年少

曾把青春当作鲜衣怒马

而今我们渐老

愿从容岁月依旧芳华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华旭-讷言”。如果您喜欢该作者的文章,欢迎在微信搜索“华旭-讷言”并关注,以便第一时间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