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决胜‘十四五’冲刺三千亿”的冲锋号下,作为达州主城区“菜篮子”重要供应基地,双庙镇以“开局即冲刺”的奋进姿态,以“双主业”为轴,以科技赋能为翼,以“数字+产业”双轮驱动,在2万亩蔬菜基地和1万亩苎麻产业带掀起春耕热潮,在建设“川东菜园子”的征程上全速前进。



在达川区蔬菜现代农业园区,智能化无土水培系统正在进行升级维护。当前正是春播设施养护空档期,工人们正在清理无土水培设施中的根系残留物,调配营养液、恒温调控,为下一批水培苗创造最佳生长环境。



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园区实行统一育苗、统一标准、统一技术、统一指导、统一物资、分户管理,将产、供、销有机结合,破解了规模基地蔬菜种苗需求、质量安全、组织销售三大难题,实现了年产鲜菜10万余吨,产值近4亿元,带动周边村民户均增收1.8万元,先后获得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称号。



达川区蔬菜现代农业核心园区管理人员 刘建全:去年,我们园区通过水肥一体化设施升级,种植了茄果类、瓜果类、叶菜类等品种,实现了增产20%,年产销蔬菜10万余吨。今年,我们将继续提升蔬菜品质,全力保障达州主城区“菜篮子”供应,让市民吃得更好、更新鲜、更放心。



园区不仅保障着民生“菜篮子”,更成为川东农耕文化传播的新高地。2024年已接待研学团队32批次,开发了蔬菜生长、无土栽培等特色课程,年接待学生超4万人次。



达川区实验小学学生周 洋:我看到了无土栽培,我感觉无土栽培很适合我们现在的现代化。



双庙镇锚定“农业强镇”目标,构建蔬菜、苎麻“双轮驱动”产业格局。2024年新发展设施蔬菜500亩,完成3000亩苎麻品改,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联营机制,带动7218户群众户均年增收1.82万元。同时持续开展科技兴农技术培训,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不断提高农民现代化种植意识,推广因地制宜的农业生产新品种、新技术,惠及农户2300余人次。



在双庙镇苎麻育苗示范基地,连片大棚内的“川苎16号”新种苗已进入关键生长期。工人们正在进行苎麻苗管理,为移栽做好前期准备。



达川区双庙镇羽林园家庭农场业主覃方春:今年我们通过大棚设施育苗技术,在10亩大棚里,培育了抗病性更强的“川苎16号”新品种,预计可种植400亩土地,所有苎麻苗已全部预定完成,这批优质苎麻苗将在4月底5月初完成移栽。



今年,双庙镇持续推动产业发展稳中向好、乡村振兴走深走实、民生福祉应济尽济、环境治理向善向美。聚焦产业规模化,紧盯蔬菜、苎麻两大优势产业,大力实施“双基”“双百”计划(2万亩蔬菜基地、1万亩苎麻基地,培育100个新型经营主体、100名致富带头人),扎实推进蔬菜深加工、苎麻品种改良,高质量塑造“川东菜园子”品牌,进一步完善蔬菜园区功能配套,推进智慧化改造。



双庙镇党委书记黄河:2025年,双庙镇将坚定落实区委、区政府的部署要求,始终扛牢农业大镇担当,聚焦蔬菜、苎麻两大优势产业持续用力,探索运用数字化、智能化“赋能”育苗、种植、管理、销售等各环节,推动双庙镇蔬菜产业提档升级、苎麻产业品种改良,实现农业大镇向农业强镇“蜕变”,在建设“老家达县·宜美达川”的生动实践中展现双庙担当。

来源:达川发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