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江河湖海在此交汇,南北风味在此交融。从金陵古韵到姑苏雅宴,从淮扬细作到徐海豪情,每一座城都藏着独属自己的味觉密码。今天,带你解锁江苏十三市最不容错过的“灵魂美食”,一口尝尽江南风华!

南京:盐水鸭


“鸭皮白如霜,肉质嫩似玉”,南京人对鸭子的执念刻在 DNA 里。南京人常说“无鸭不成席”,盐水鸭更是金陵美食的活招牌。这道始于六朝的美味,用炒盐腌制、老卤复浸,经数十道工序淬炼,造就 “皮白肉红骨头绿” 的极致口感。乾隆南巡时赞其 “淡而旨,肥而不腻”,这口滋味,是南京人对“慢工出细活”的极致追求。如今更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保护,成为南京人餐桌上的 “无冕之王”。

无锡:酱排骨


在无锡,酱排骨是美食界“当家花旦”,也叫“无锡肉骨头”,和惠山泥人、清水油面筋并称无锡三大名产。关于它的诞生,济公与三凤桥肉庄的故事流传甚广 。无锡人爱甜,酱排骨将“甜出头、咸收口”发挥极致。精选肋排,加老冰糖、酱油、桂皮等文火慢炖,成品浓油赤酱,酥烂脱骨、入口即化。这百年美味甜度恰到好处,康熙尝后都点赞,是妥妥的无锡舌尖名片 。

徐州:地锅鸡


这道菜是徐州人的 “硬菜担当”。它起源于微山湖地区,过去渔民在船上,用小泥炉、铁锅,煮菜同时在锅边贴满面饼,就有了这饭菜合一的吃法 。如今,这道菜在徐州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铁锅炖大鹅,贴饼赛神仙”,铁锅炖鸡贴面饼,是徐州人豪迈与智慧的结晶。柴火灶上,鸡肉吸饱了八角辣椒的辛香,面饼半浸汤汁、半贴锅壁,脆软交织。撕一块饼蘸汤,每一口都是徐州人的乡愁与骄傲 !

常州:天目湖砂锅鱼头


常州人对美食的热爱,藏在大街小巷的烟火里,也藏在一道道招牌菜肴中,而天目湖砂锅鱼头,绝对是常州美食的“扛把子”。“汤白如奶,鱼肉鲜嫩”,天目湖鳙鱼头用山泉水慢炖 3 小时,鱼脑如凝脂,汤色乳白似琼浆。一勺入口,恍若饮尽江南山水灵气。 这道菜曾招待过 50 多位外国元首,是常州人的骄傲。

苏州:松鼠鳜鱼


苏帮菜至美,尽在这道“有声有色”的松鼠鳜鱼。它是苏帮菜代表,起源说法多样,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苏州松鹤楼品尝到此菜。当时,刚炸好的鳜鱼浇上卤汁后,发出“吱吱”声,形似松鼠,遂得名。鱼肉改刀108片不断皮,油炸后蓬松如菊,浇上热卤“吱吱”作响。入口瞬间,外酥里嫩,酸甜滋味与鲜嫩鱼肉完美交融,每一口都尽显苏州饮食文化的精致与细腻 ,令人回味无穷。

南通:红烧海门山羊肉


南通一绝 —— 红烧海门山羊肉,自带传奇色彩!相传吕洞宾曾为海门山羊划定专属食草区,让它们膘肥体壮。在江海交汇之地,优质饲草与水源滋养出海门山羊,经岁月选育,肉质细嫩、膻味极轻。这道美食历史悠久,成品色泽红亮,精肉紧致不柴,肥肉软糯不腻,入口酱香醇厚,紧接着羊肉鲜嫩口感袭来,鲜香不膻,冬日里来上一口,瞬间慰藉南通人的味蕾,暖到心坎里,实在不容错过!

连云港:灌云豆丹


连云港奇珍灌云豆丹,堪称饮食一绝!谁能想到,它竟是豆天蛾幼虫所制。过去,它是大豆 “天敌”,如今却被海滨人化害为宝。处理后的豆丹肉白似雪,与青豆同炒颜值超高。重点是,豆丹蛋白质含量极高,低脂又温胃。入口软绵滑嫩,豆香裹挟鲜味瞬间迸发,口感独特,蛋白质 “炸弹” 实至名归,不尝一口实在可惜!

淮安:软兜长鱼‍


软兜长鱼它历史悠久,《山海经》记载江淮鳝鱼多,清人徐珂记录淮安名厨田树民父子据此创108道鳝鱼佳肴,软兜长鱼便是其中经典。光绪年间,左宗棠品尝后大为赞赏,还将其举荐为淮安府给慈禧祝寿的贡品 。“透骨鲜,赛人参”,选用端午前后的笔杆粗黄鳝,去骨后用蒜香酱汁爆炒,肉质滑嫩,蒜香浓郁。左宗棠品尝后赞其 “软兜长鱼透骨鲜”,从此成为淮扬菜扛鼎之作。

盐城:东台鱼汤面


在盐城,东台鱼汤面是游子心心念念的美味。相传乾隆年间,流落的御厨将宫廷厨艺与本地食材相融,造就了它。这面以野生鲫鱼、鳝鱼骨、猪骨为料,鲫鱼炸至金黄,食材经多次煸炒、过滤,仅靠煸炒提鲜,熬出浓稠似奶的汤底。入口,鱼汤鲜而不腻,面条细滑劲道,满是水乡风味,美味至极,难怪民间称 “吃碗鱼汤面,赛过老寿星” 。

扬州:扬州老鹅‍


在扬州,扬州老鹅能让老饕们“闻香而动”。为何扬州人对它爱得深沉?“老”字有门道,选足龄老鹅,肉质紧实才够味;制作工艺传承久远,老字号作坊里,历经数十载甚至上百年的老汤老卤,融合葱姜酒盐与十几种中草药,赋予老鹅醇厚卤香。煮好的老鹅形色饱满,入口鲜嫩爽口、肥而不腻、清香味美,承载扬州饮食文化底蕴,堪称扬州人舌尖上的“顶流”。

镇江:水晶肴肉


水晶肴肉它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相传是酒店小二误把硝当盐腌猪蹄髈,意外成就的美味 。都说“水晶肴肉镇江醋,不尝此味枉镇江”,精选猪蹄用硝腌制,文火慢炖后冷却成冻,肉质晶莹剔透,肥而不腻。搭配姜丝香醋,堪称一绝。难怪被列为“镇江三怪”,还入选“江苏十大经典名菜” 。

泰州:黄桥烧饼‍


“黄桥烧饼黄又黄,黄黄烧饼慰劳忙”,这道红色美食因 1940 年黄桥战役闻名。酥烧饼外脆里软,咸甜两种口味,肉松馅香酥可口,葱油馅葱香四溢。出炉的烧饼金黄如蟹壳,咬上一口,外皮酥脆作响,内里松软绵密,油香、面香、芝麻香、馅料香瞬间在舌尖绽放,不焦不糊、不油不腻,滋味悠长,令人回味无穷 。

宿迁:黄狗猪头肉


宿迁藏着一味传奇美食——黄狗猪头肉,据说乾隆六下江南,两次对它情有独钟。1747年,安徽滁州的黄德因水患逃到宿迁东大街,摆摊卖猪头肉。 这道菜讲究“酥烂脱骨,肥而不腻”,整只猪头放入老汤,小火慢炖8小时,直至肉质红亮、入口即化。乾隆微服私访尝过后,赋诗“黄狗猪头肉,酥鲜嫩烂香”。有了御笔加持,它自此声名远扬,成为宿迁美食名片,引得无数食客竞相品尝。

从太湖之滨到洪泽湖畔,从长江浪涌到黄海潮生,江苏的味道是文人墨客的诗意,也是贩夫走卒的烟火。这个春天,带上这份《江南味觉地图》,让舌尖替脚步丈量江苏!你心中最能代表家乡的“灵魂美食”是哪一道?欢迎评论区分享哦!

你可能还喜欢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本公众号只传播正能量,积极向上,无任何商业目的,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禁止任何形式的搬运,违者定将追究,感谢理解!

点击名片

感谢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