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待久了,去过不少地方,发现山西的早餐也各有特色,各地之间有很大不同。
网络上流传着“晋城人早上吃甚饭,肉丸方便面荷包蛋”的段子,在实际中,方便面确实是山西很多早餐店的标配之一,但却并不能以偏盖全,以为山西人早上都吃方便面。事实上,山西是个纵向距离远大于横向距离的省份,从晋北的大同天镇县到晋南的运城芮城县,开车走高速约800多公里,如此长的距离,让山西在饮食文化上,南北差异不小。
下面我挑几个我自己去过的地方,讲讲我比较喜欢的地方特色早餐。
晋北地区:大同的稠粥、羊杂
我在晋北地区吃过一家卖稠粥的自助餐厅。稠粥这个东西,在晋北地区比较流行,其他地方很少见到。所谓稠粥,实际就是将小米粥熬成小米饭,非常瓷实的那种,有的里面也会掺入其他一些谷物或豆类,总之会做成固体状的食物。
稠粥里不添加佐料,这样的食物吃起来当然是比较无味的,因此吃稠粥会配着一些小菜或咸菜来吃。将小菜夹入稠粥的碗中,拌着稠粥吃,会别有一番风味,这样就比较好吃了。
由于主要食料是小米,因此吃起来很健康。早上吃一碗稠粥,会感觉非常瓷实,很能顶饿。我吃了一碗,那天一上午都不饿。
晋北地区早上还有一直比较特色的早餐,是羊杂汤。这在其他地方比较少见。晋北靠近内蒙,羊肉质量很好,因此有关于羊的吃法也颇多,最常见的是各种羊肉汤、羊杂汤。
相比其他关于羊的美食,羊杂汤的价格便宜,普通百姓每天吃都能负担得起,因此羊杂成为最具大众化的早餐之一。晋北地区不同的县域之间,羊杂汤里粉条的类型略有不同,但口味基本近似,加一勺红油是底色也是灵魂,吃起来比较咸辣。
我吃过两次,晋北的羊杂汤跟太原的羊杂汤有非常大的区别。太原的羊杂汤,一碗里面汤特别多,重在喝汤。而晋北地区的一碗羊杂,里面汤不是主角,汤一般比较浅,重在吃里面的粉条。
太原地区:太原的丸子汤、烙饼、羊汤、头脑
太原最大众化的早餐店是丸子汤,太原街头有非常多标着“南肖墙丸子汤”的店,这种店主打经营早晚餐,或者干脆只卖早餐。一般这种店里也会配备有方便面和小米粥等选项,但主打的一定是丸子汤。
基本上,大部分丸子汤店里,汤都是骨汤,舀起来带着点白色,喝起来很香。一般一个碗里有十几个小丸子和几块干豆腐。我觉得这种丸子汤里的干豆腐是真好吃,但量非常少,主要还是喝汤。
喝丸子汤通常要配上烙饼,我自己便经常是一碗丸子汤,再来半斤烙饼,自己再夹一小碟免费小菜,这样有吃有喝,花费不到十块钱便觉得非常满足。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包菜制成的小菜很重要,起到了吃几口饼后,爽口解腻的作用。太原的葱花烙饼也挺香的,时间长了就会想念这一口。
除此之外,太原人的早餐里,也有羊汤,一般是羊肉汤或者羊杂割。太原有几家颇有名气的老店,专门卖羊汤。相比街头巷尾的丸子汤,羊汤的价格要高不少,因此大众化程度不如丸子汤。但羊汤这种东西早中晚皆宜,无论哪个时段都可以开门做生意。
我还是很喜欢喝太原的羊汤的,尤其是冬天的时候,偶尔奖励自己一顿羊汤,喝完身体热乎乎的,别提有多带劲了。太原的羊汤,更重羊肉羊骨的原味,而非辣椒味。碗里的食料也比较优质,主打一个好吃又好喝。
最后就是头脑,其实我至今没吃过头脑,希望等哪天凉快的时候去尝试一下。据很多人说这东西不好吃,但大补,因为里面有药膳、羊肉跟黄酒,老年人会比较喜欢。头脑在太原很有历史,据传是傅山先生发明的,卖头脑的“清和元”老店有几百年历史,很多比较好奇的外地人会去尝试,但本地的年轻人,很多都从未吃过。
另外我感觉,青年人也确实不大适合早上喝头脑,因为头脑里面有黄酒,喝完肯定不能开车,假如酒量不好,有可能上班也晕晕乎乎的。
晋中地区:祁县太谷的谷垒,豆腐脑
专门讲一下晋中地区,其实是我的私心,毕竟我自己是晋中人。想来想去,除了常见的早餐之外,我觉得我自己最喜欢这两样食物。
谷垒这个东西,是山药或者豆角之类的切成小块,和面粉混合而成,蒸熟后再进行炒制,吃起来非常香。谷垒还有个名字叫不烂子,太原一般叫这名字,但太原的不烂子跟我们祁县太谷的谷垒形状不同,我们制作的是粒粒小块状的,而且炒得比较干,一般配着稀饭当早晚餐。太原的不烂子通常是条叶状的,而且更加湿润一些,炒的时候里面还会加入一些配菜。
虽然二者原理近似,但我还是更偏爱谷垒,太好吃了,我唯一能像动画片里一样,举起碗来埋头快速扒拉去吃东西,就是谷垒。
豆腐脑,我所讲的这东西不是老豆腐。在其他一些地方,很多人把豆花、老豆腐之类的也叫豆腐脑。但在我们祁县,豆腐脑其实更接近于加了豆腐与海带等食材的蛋花汤,一碗豆腐脑中的食料非常丰富,主要有豆腐、海带、木耳、鸡蛋等等,也可能会配有其他一些蔬菜,非常好喝。
这个东西,我们通常过年或者赶庙会的时候,会准备一锅。就着馅饼一起吃。这是因为过年或者过庙会时,家家户户都准备一大桌子菜,吃了那么多盘盘碟碟里的菜,肯定没肚子再吃顶饱的面条或米饭了。因此,喝完豆腐脑汤刚刚好,太舒服了。
晋南地区:运城的馍夹菜
晋南一般指临汾、运城、晋城等地。晋城的肉丸方便面荷包蛋就不说了。我相对而言,觉得很有趣的一种食物是运城的馍夹菜。
我在运城,第一次见到油馍这种东西,像个空心的大面包一样,非常大的一个,上面还撒着芝麻粒,看起来很可爱。馍夹菜顾名思义,就是将菜夹进油馍里,然后一起咬着吃。有点类似于素食版本的肉夹馍和汉堡包。
馍夹菜里可夹入的菜类非常丰富,主要就是各种小凉菜和小咸菜,以及豆制品之类的。我很喜欢吃绿色菜,所以我在运城吃的时候,加了很多黄瓜片,又加了一些萝卜片和豆皮之类的,最后夹了七八种。但实际上,一些专门卖馍夹菜的店里,可选的菜类能有一二十种。
满满一大个馍,一口咬下去,感觉特别满足。首先这个油馍本身的口感就很好,酥脆而不硬,我真好奇它怎样做到口感又脆又软。它比面包要更家常,比馒头薄而且味道层次丰富,比饼子有韧性,不会掉渣。
再吃上里面的菜,真是一种绝妙体验,而且营养均衡。价钱是固定的,顾客拿着馍自己夹菜,如果这算是自助餐话,那估计是全国最便宜的自助餐之一了。因为我这一个馍夹菜,我记得当时好像只花了2块5还是3块钱。
另外我有个大胆的想法,早餐店受制于价格,所以无法提供更多优质的小菜。但我却觉得这种油馍适宜于夹入一切下酒菜,如果提高预算,将油炸花生米、蘸酱黄瓜、醋拌猪头肉之类的通通夹进一个油馍里,那咬一口的滋味,哎呀,估计能上天。
由于本人见识短浅,所以这次就说这么多了。我知道实际每个人家乡都会有独一无二的特色美食,也一定有非常多我所不认识的特色早餐。欢迎朋友们留言评论自己喜欢的特色美食,我也期待有朝一日能去品尝。
如果你能关注我,那可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