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人奇点说过一句话:

牛马之交,是打工人最沉重的枷锁。

所谓牛马之交,就是指职场牛马们,因工作而结识,在频繁来往中形成的社交关系。

身处职场环境中,每个人都过得疲惫不堪,因而这种社交常常伴随着负能量。

他们不是抱怨吐槽,就是相互践踏。

一直混在这样的圈子里,久而久之,人就如套上枷锁,再也无法翻身。

只有远离牛马之交,人生才会越来越顺。

1

豆瓣有个小组叫“职场吐槽大会”,里面聚集了一大批打工人。

细细翻看其中的帖子,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一类是吐槽单位的,要么是福利不够好,要么是制度没人性。

一类是抱怨领导的,这个经理爱挑刺,那个副总喜怒无常。

一类是传八卦的,有同事背后说坏话,有客户塞好处费……

在这里,大家互相吐苦水,诉说各自的悲惨遭遇。

他们表面上好像获得了一些情感共鸣。

但实际上,这些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会让人的心情越来越差。

自媒体作者@薇薇分享过自己的故事。

她刚进公司时,同事赵姐对她颇为照顾。

为了表示感谢,她也常常帮对方买个奶茶,取个快递。

这一来二去,两人关系越处越好。

起初赵姐还只是跟她谈点工作上的事,可后来对方和她聊起最多的,是对生活的抱怨。

不是说丈夫又夜不归宿,就是家中破事太多。

在赵姐的生活里,好像总有说不完的糟心事。

甚至,赵姐常常会微信轰炸薇薇,连发好几条六十秒的语音。

薇薇十分心疼赵姐,可她安慰的话语在喋喋不休的抱怨面前,却显得单薄又无力。

渐渐地,她竟也开始感到人生不易,每次都跟着唉声叹气,干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到最后,薇薇甚至患上了轻度抑郁症。

原本一个积极乐观的人,就此活在了阴郁之中。

情商之父戈尔曼曾说:

情绪具有超强的传染性和扩散性,不仅能从一个人传染给另一个人,也会因为一件事蔓延到所有事。

现实中,有人认为同事间在一起吐槽抱怨,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实际上,一旦坏情绪传播开来,所有人都会成为受害者。

这看似是排解情绪,实则是火上浇油,只会让人越来越抑郁。

要知道,一个陷在泥潭里的人,最需要的是脱身的方法。

而不是和另一个泥人埋怨“这泥坑真脏、真深”。

遇到负能量的人,及时抽身,沉默以对,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2

作家周乐在《正思维心理学》中,提过一个“底层影响因子”的概念。

如果一个人长期接触低认知的人,你就很容易受对方影响。

哪怕你原本稍有见识,也会被迫拉低自己的层次,融入对方的圈层。

看过清华“扫地僧”张立勇的经历。

张立勇出生在江西的一个小山村。

18岁那年,他孤身南下,到广州一家工厂打工。

当时他每天接触的都是工友,大家聚在一起总是各种吹牛。

有一次,他听工友说有个投资赚钱的机会,其中门道说得细致入微。

张立勇觉得机会难得,就一次性拿出半年的工资作为投资。

结果这笔钱不出半个月,就亏得血本无归。

这种永无出头之日的光景,让张立勇心中起了波澜。

偶然一天,工厂里来了几个外宾,由厂里的翻译接待。

看着翻译和外宾侃侃而谈,张立勇羡慕不已。

从那之后,张立勇不再和工友们八卦闲聊,而是整天和翻译们交流知识。

很快,他就在翻译们的指导下,掌握了基础的英语。后来经人介绍,他应聘进了清华大学食堂工作。

平时一有机会,他就拉着学生交流英语,打磨口语。

短短几年时间,张立勇一路考下了四六级,甚至通过了托福考试。

他的故事经媒体传扬开后,立刻有外企向他抛来了橄榄枝。

正是张立勇及时远离了工友,这才更改了命运的轨迹。

记得刘润的一句话:你周围人的认知,决定了你成长的上限。

现实中,很多人兢兢业业工作,但日子总没什么起色。

原因就在于,跟底层人交往过密,从而限制了你认知的发展。

你整天跟同事不是聊着八卦,就是谈谈小道消息。

接触到的都是没营养,没深度的内容,你自然无法获得新知,打开向上的通道。

《认知红利》中说:你这辈子的成就,是靠你的认知支撑起来的。

所以一个人突破阶层第一步,是远离牛马圈子。

打破了认知壁垒,你才能站在更高的维度,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



3

硅谷顶尖投资人吴军曾开通一个职场专栏。

在一期读者来信中,读者们纷纷朝他倒苦水:

自以为关系不错的同事,却在背后传我的隐私; 我本来要升职的,结果在公示期被同事举报违规办事; 有同事趁我病假,撬了我的客户……

吴军一一浏览完信件后,一针见血道:

同事关系的本质,是利益驱动。 你以为彼此是搭档,是合作者,但同时也是对手,是竞争者。 所以钩心斗角、发生背刺,理所当然,根本没什么可抱怨的。

现实中很多人初入职场,总希望和周围的同事打成一片。

但职场中的牛马之交,看着其乐融融,其实各自心怀鬼胎。

等到吃过亏、上过当后才会发现,职场根本没有真友谊。

一旦你阻碍了别人的路,最先出局的只能是你自己。

金牌培训师吴浩分享过这么一个故事。

小胡和小徐是部门同事,因为都喜欢打篮球,平时没事时就约个球、吃个饭。

在领导看来,两人的关系相当不错。

有一次,为了开拓新市场,总监就索性让小徐和小胡一起,合力设计一款新方案。

由于小胡资历更老,总监拍板让小胡为负责人,小徐配合。

过了段时间,方案出来后,领导们非常满意。

事后,部门总监特意点名表扬了小胡,还给他升职加薪。

而身为副手的小徐,只是加了薪,于是他嘴上恭喜着小胡,内心却十分窝火。

后来,公司继续让二人搭档,负责开拓新客户、接订单。

心怀不满的小徐,一有机会就暗地使绊子:

与客户交流时,他经常吐槽小胡不懂设计;

方案也不认真做,他还故意拖延,降低客户好感。

结果身为负责人的小胡因为业绩太差,被撤了职。

不久后小胡跟客户闲聊,谈及这段工作,这才知道是小徐一直在暗地使绊子,他只能吃下了这个闷亏。

很认可查理·芒格的一句话:

同事之间的关系很复杂,因为人性是很复杂的。

要知道,职场不是用来交朋友的地方。

牛马之交只有利益链接,没有情感维系。

在利益一致时,大家都面慈心善。

一旦出现利益纠葛时,便少不了倾轧算计。

人在单位,请警惕同事之间的关系。

工作归工作,交心归交心,拎得清看得透,你才能把事做好,实现人生进阶。

社会学家刘少杰曾说:

越是阶层固化,普通人越容易沦于底层社交,从而陷入底层困境的循环中。

因为大家都把精力用来钩心斗角,进行无效社交,就没有时间去提升自己。

以至于谁都没有办法逃离,最后就集体沦陷在底层。

如果你身边也有这样的圈子,请及时划清界限。

只有远离底层的绞杀,你才能免受侵害,过上高层次的人生。

点个赞吧,趁早逃离牛马之交,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