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晓东方天又暗
2024年1月19日,晓东如北国梅枝梢头的冰花般随风散去。听到这个消息,真无法接受。因为数月之前是知道她外出参加会议后返港不适住院,但一直听到的都是她在积极治疗,真无法想象病情会如此急促不控。
2023年3月12日,疫禁刚开不久,晓东和香港故宫周生以及许小姐同来松山湖馆里做客,并一起午餐,无比欢喜,至黄昏才回程。
2017年11月13日,受天津市和平区文旅局邀请,望野博物馆在国保单位“庆王府”内开创性利用历史古建筑进行展览活化:举办了由天津市和平区政府为主办方的《盛世·和平——“一带一路”下的唐代文物展》盛大展览,这也是津门当年最火的大型文物展。随展还有贤朋满座的专业学术研讨会。展览筹备中,我就提前约了晓东一起北去津沽。展览开幕式盛大,新华社做了大篇幅的重点新闻,全媒体报道的题图新闻照片,就是新华社记者白禹拍摄,晓东在低头看“唐代三彩凤首壶”。
2017年4月23日,深博举办学术研讨会,会后尚刚先生、姜捷馆长、卫荣教授、志录所长、学雷馆长、阳兴博士,晓东等一众大家聚餐,特别开心。尚先生善饮,所以众人都未少喝。餐宴结束,一起走出外间,在中庭时,尚先生讲笑话,晓东面色醺红大笑,我随手拍下。今日再观只余存念。
位于新界沙田香港中文大学山顶新亚书院旁有一片宁静开阔之地,称为“合一亭”。靠近山边有一颗巨大枝叶若伞盖的榕树在那里,榕树下薄薄一池碧水,水面如镜,一眼侧望于山下港湾之水天接于一线,别样美妙,世称海天一色的——天空之镜。新亚学院创办人钱宾四先生的《论天人合一》凿刻一旁,使此地更显绝妙。晓东带我至“天空之镜”参观时留下此照,依稀记得当时可以远眺马鞍山那巨大观音像,但那座庙还有修建好。所以此照时间距今超过十年矣。
转瞬又是一年清明到,各如烟散去的亲人、良贤、友朋皆如影而来,无尽感怀。
清明前两日,收到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及晓东家人委托发来《许晓东学术文集》,文集共807页,厚硕沉重,由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晓东的仝仁们辛苦校阅编辑。
汇编从1998年至2024年,已刊发以及未刊稿共计78篇,未获出版授权没有汇入文集的还有21篇,计99篇。南宋张侃诗云:“九九数来无可数,都将犁耙去耕田。”晓东留世论稿,九九之数,亦无可数,想来这是上天对她勤耕学田最高的褒奖。
受人之托,再托于友;忠人所托,以为安心。
晓东云去后,我几乎从未和任何人单独聊起关于她的事,但作为挚友,心里总忆起交集的过往。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及晓东家人发来新刊《许晓东学术文集》委托我代为转赠学林同好,以惠来者。翻开扉页看到晓东抱臂花影(1968——2024),感慨良多。第一时间短信告知尊友程与天先生,想请他特刊一方朱印——“晓东遗香”。程先生古稀有五,一天之后的清明节晨早,程先生即将“晓东遗香”朱印拓影发来。我立刻回复“感恩,程先生”。程先生复四字“老眼昏花”;友朋之关照,尽在心底,无限感激。
今日收到程先生从三亚快递来“晓东遗香”。
立刻将朱印钤于晓东花影之下,红颜灿然,以奉尚飨!
乙巳年庚辰月乙巳
清明后两日 阎焰 记
(附记:有喜欢金银玉器研究的同好,请扫描二维码登记您的个人信息和专业。请正确填写您的收件信息!《许晓东学术文集》我们在钤好朱印后会一并奉寄。第一组赠送,计100册。)另:无法境外投寄,须提供国内地址及电话。
纪念 | 金曜风华——追忆挚友许晓东教授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958537
复制网址至浏览器打开 。
“征文”与投稿?
我们希望聚合有生命力的与艺术、收藏、历史研究相关的原创思想观点、有独特视角的学术见解,所以特别开放原创内容投稿通道。尤欢迎观点新颖、论证缜密、文字精炼、引注完整的研究佳作,务求恪守学术道德,谢绝一稿多发。欢迎朋友们踊跃投稿。
投稿邮箱wymuseum@163.com
博物馆开放时间
深圳:周二至周日 09:00-21:00,周一闭馆
松山湖:周二至周日09:00-19:30,周一闭馆
地址
深圳市龙华区龙华大道1377号龙华文化艺术中心三楼
东莞市松山湖礼智路1号松山湖望野博物馆
电话
深圳:0755-81781731
松山湖:0769-22222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