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邑见战友,情义醇如酒
李忠实
离开部队后战友相见小聚,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相聚,也是岁月流转中那份不变情谊的见证,更是一场心灵碰撞的盛宴。
战友相见,唱起《战友之歌》
春寒料峭的四月,连续下了好多天雨的蓉城成都,因为我的到来雨过天晴,阳光明媚。
回忆往昔,在英雄的汽车十六团一般新兵下连后,都需要打杂一年才能下司机训练营学车。1994年3月初结束新兵集训后,我分到了机关二食堂炊事班做了一名“伙头军”,一食堂负责司令部所属各股加上警卫排的就餐,而我们二食堂则是负责政治处和后勤处的伙食。因此接触和认识了不少战友与首长。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后勤处小车班89年入伍的,成都市大邑县的刘继红老兵,之因为如此是他和我个头相仿,相貌相似,也随时都带着发自内心的微笑,让人油然而生亲近之感。有的战友说如果不是姓氏不一样,还以为我们像亲兄弟。
有时候刘老兵来吃早餐晚了,在鸡蛋有多的情况下,我都会悄悄地多给他一个或者两个,换来的是心领神会的笑意,也比其他战友多了一丝不一样的战友情谊。
我后来留下带95年新兵两个月,直接从二食堂去了老连队十连学车,而不是像其他战友一样按部就班去了司训营。
到了十连,我利用业余时间报读了解放军报社的新闻写作函授学习,成了三营的新闻报道员,有时候自己亲自送新闻稿子,搭过几次公干外出已经是志愿兵的刘老兵开的小车,他都会给我真诚的鼓励,建议我多采访多体会多写,让更多的消息和通讯作品发表。每逢此时,我的心都是暖暖的。
1997年年底退伍后,因为通讯条件不允许,我与刘继红老兵失去了联系。再次与刘老兵取得联系,是12连92年怀化籍老兵杨正华到成都看望首长与战友,与刘继红老兵相遇相聚,知道杨正华老兵有我电话号码与微信,刘老兵迫不及待让杨老兵与我视频聊天,让我猜猜他和哪位战友在一起把酒言欢……当看见那熟悉得再不能熟悉的脸出现在镜头里,那怕时隔多年“刘继红老兵”几个字脱口而出。我们相互问好,聊离开部队后的工作与生活,相互加了微信留了电话,逢年过节就相互文字信息或者视频问候一下,都邀请方便的时候到彼此的地方走走看看。
战友自创:用《朝花夕拾》改编的敬酒歌
今年三月初,一营一连成都89年入伍的欧黄成老兵加了我微信,说自己母亲脑梗塞中风近一年了,一直都在住院治疗,可是收效甚微。听战友说我调理疑难杂症是行家里手,能不能拜托我到成都一趟,给老母亲调理一下。还说自己的父母都是五几年入伍的老西藏,干了近20年从西藏军区总医院转业回到成都工作。
因为当时我早已经答应了别人去杭州,调理一个脑溢血中风后遗症,卧病在床的患者,而且已经预订了高铁票,就说等我杭州出诊忙完再说。欧老兵救母心切,还以为我是故意以此推辞,问我还认识成都哪些89年兵,我就说起大邑县刘继红和刘泽洪老兵等人。过了没有多久,就接到刘继红老兵电话,说我退伍后已经28年没有见面了,如果方便真诚的希望我去成都给欧老兵母亲调理一下,顺便也能战友聚聚一举两得。我告知是杭州先预约,出诊忙完就不回东莞店里从杭州直飞成都。
3月31号上午忙完,我到萧山机场坐上飞双流机场的航班,于晚上八点半见到了欧黄成老兵。因为时间有点晚了,先到病房给阿姨做了针灸。我们商议好1号与2号上午给阿姨做理疗,2号午饭后给两位战友理疗后,就去大邑与89年的老兵相聚。
2号那天刘继红老兵特地请了一天假,约了一帮战友聊天喝茶等着我们。从上午十点钟开始就不停电话催问我们什么时候出发。下午三点欧黄成老兵开车带着我向大邑出发,途中接到韩涯老兵电话,说自己舅妈脑瘤手术后行走困难,坐轮椅必须人搀扶着才能勉强走路,而且吐字不清晰,问能不能麻烦我先去帮忙看一下,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于是到了大邑县直接去了韩涯老兵的舅舅家里……等我忙完,就与韩涯老兵一起直奔吃饭的璟臻饭店。
给战友的舅妈理疗后,帮助其矫正走路姿势
一次理疗后,孃孃第二天扔掉拐杖自信行走
进了浣溪沙包房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张热情洋溢的脸,战友们相谈甚欢,气氛浓浓。坐在门口的刘继红老兵近水楼台先得月,满脸堆笑第一个与我来了一个熊抱:“忠实,终于见到你了!”这一个拥抱,有真挚的战友情,有分别二十多年的想念。
然后,与其他战友一一握手问好。除了随行的欧黄成和韩涯老兵,有一营直黄书林,七连刘泽洪,八连杜威、汪文斌,运油营李洛刚等89年老兵,以及早我一年的杨勇战友。在场的除了刘继红老兵,李洛刚和黄书林老兵也是我在部队就见过面认识的。
落座后,我们相互举杯为时隔多年的相聚干了三杯,每一杯都敬难得可贵的战友情和曾经的军旅青春与故事。酒过三巡,就开始追忆在部队时,我们耳熟能详的悠悠岁月。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虽然岁月在我们的脸上留下了不同的斑纹,但我们的心同样依然年轻。因为我们部队驻地集中,那些曾经一起出车、一起训练、一起奋斗、一起执行运输任务肩负使命奔赴边防一线的日子,如同一朵朵璀璨的火花,在心间绽放。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那个充满热血与梦想的时代。
酒酣耳热之际,我们就不停的唱《战友之歌》、《团结就是力量》等军歌,抒发着军旅情战友谊。而早有准备的李洛刚老兵,用《朝花夕拾》改编的敬酒歌,把聚会推向了高潮。从杭州开始因为水土不服,拉了一个星期的肚子的我,原本想就喝一杯酒,竟然情不自禁的多加了一杯,半斤酒下肚竟然没有一点问题,酣然入眠半夜没有上过一次卫生间。
这次聚会,不仅让我们重温了往昔的峥嵘岁月,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战友之间那份深厚的情谊。这份情谊如同春天清新脱俗的野花,自然而美丽,映衬在我们的心中永不凋零。
战友们一起唱《学习雷锋好榜样》
(注:本文视频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李忠实:笔名高原格桑花,原西藏军区汽车第十六团退伍军人,苗医非遗传承人,中医康复理疗师,籍贯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贵州省安顺市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诗人协会会员,广东省东莞市作家协会会员,偶有作品发表。
作者:李忠实